回憶中的潘老師

林  建  1962
她深信每位學生,都是她的
栽培對象....

收到伍惠珠同學的來電,通知出席十一月底的「潘海紅小學」慶祝成立儀式,聽她說,那天潘老師也會出席呢!我一口答應之後,回辦公室才驚覺學校安排了我在那天到北京教書,在遺憾不能出席之餘,心想不如撰寫一篇有關潘老師的短文,為學校的成立湊湊熱鬧。

記不起是在那一年開始聽潘老師的數學課了。大概是高中一年級吧?還是高二呢?對很多細節雖然印象模糊,但記得非常清楚的是潘老師在黑板上的幾何繒圖,渾然天成,圓的渾圓,方的直方,「無規矩,不能成方圓」這個說法就被潘老師反証下去了。幾何的証明雖然錯綜複雜,在潘老師的精湛解說下,都變得清清楚楚。我和很多同學一樣,都在潘老師的條理分明的教學下,打好了數學的基礎。

另一個難忘的印象,是高三的「微積分」課,那時候用的教科書,還是潘老師自己編寫的呢!雖然那是給高中用的教科書,但裡面的內容都很有深度。要知道「連續」及「極限」等抽象概念,一般在中學都不會涉獵很多,但潘老師堅持嚴謹教學,在這些精闢之處一點也沒有放鬆。我到了大學開始涉獵「數學分析」,才發覺中學時期的磨練,一點也沒有白費。

上文提到的很多細節,因曠日持久,都記得不太清楚。但我深信潘老師一定記得。因為潘老師的記憶真是異於常人。她教過的學生,那怕十年不見,潘老師亦能喊出學生的名字來,並能憶述陳年的舊事。最難能可貴的是,潘老師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大概她深信每位學生都是她的栽培對象,正正因為潘老師視同學如親人,同學也把潘老師視為親人。

校友們在畢業後往潘老師家探訪、拜年、或相約茶聚的人,每年都多得很,我相信一方面大家都懷念潘老師用略帶沙啞的嗓子去用心教學的時光,另一方面,大家也覺得跟老師距離很近。金文泰中學有這位如此親民的老師,真是金中的福氣呢!

主頁 |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