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紗    趙自珍
我心目中的雲紗,是屬於青春的,屬於日常的....

雲紗,廣州人又叫「黑膠綢」,黑黑的有光澤,以前看到歐洲天橋上的「濕觀」, 那看來像濕了水的新款時裝,就想到我們家鄉的「黑膠綢」。

「濕觀」通常都是在紡織物上面加一層薄薄的塑膠,好處是防水,不好處是不透氣,比起雲紗來,終究尖是「匠氣」太重。

雲紗爽滑,雲紗柔軟,易洗易乾,可惜的是表面的光澤不大耐穿,很容易脫落,不耐新,很快就變舊。

年前一位紐約的朋友打電話給我,說她一位日本時裝設計師朋友,取得雲紗的專利權,設計了一批美麗的時裝,要我介紹給紐約時裝界中人,推銷這雲紗系列的時裝。

把這布料專利權給一個未見經傳的外國設計師,大約也沒有調查清楚這位設計師作品的風格,使人痛心。我知道那大概是雞尾酒會服裝、下午裝或者晚禮服之類,大不了是用其他鮮艷顏色的絲稠作點綴。一問之下,知道雖不中亦不遠,心中好叫雲紗叫屈。

雞尾服或者晚禮服,絕對用不到屈就雲紗這麼突出的紡織品,如果要黑色的布料,絲的、緞的、綢的、薄紗的,數之不盡,而且即使晚禮服多如林燕妮的人,也不一定會買幾件質料相同,顏色相同的晚裝。

我心目中的雲紗,是屬於青春的,屬於日常的。利用雲紗易洗乾的特色,可設計一批從十二歲到六十歲都可以穿的便服。每個人的衣櫃中,都不止一條牛仔褲,都不止一件汗衫,男女老幼都一樣,因此雲紗製的便服不怕賣不出去,怕的只是雲紗要用藤本植物的塊莖作為染料,而且據說染了之後待乾透要再染,就是如此一再重染,才會形成表面的光澤,真的流行起來,恐怕產量有限而不夠供應市場所需。

雲紗的表面容易磨損脫落,不正是年輕一代要穿石磨,砂洗衣物潮流中的特色之一?不止是年輕一代,中年的時髦人物一樣愛不釋手。

記得祖母家中的管家,曾抱怨雲紗太「窄封」,只有「二尺四」,不知道有沒有改進?否則可能不適合現代的栽床尺寸。

主頁 |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