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命運交響曲 香茂榮 |
|||||||||||||||||
喜愛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每次聆聽, 都會問自己:「究竟命運是什麼?」 |
||||||||||||||||||
![]() |
||||||||||||||||||
最近,連續收到四位同學同事離世的噩耗。兩位崇基同學先後去世,雖然畢業後各奔前程,沒有再見到他們,但昔日在校園、運動場、宿舍、飯堂與圖書館的活動,仍歷歷在目,他們音容宛在,只嘆人生苦短。我在崇基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是在 IBM當Programmer, 當時的上司是 Stephen, 他亦於年尾在澳州離世,與他共事多年,回顧當年情景,猶在眼前,只是悵然若失。 |
||||||||||||||||||
兩年前建立金網62,刊登同學的舊照片,其中一幀,誤將吳梓卿的名字寫錯吳奕君,後來得到黃禮信電郵的指出,才將名字更正。後來知道梓卿的電郵地址,聯絡上他,梓卿因為看不到我們網頁的中文,曾經安排兩次和我 Net Conference,去解決這問題,他對事認真的態度,令我非常佩服。想不到兩年後,收到禮信電郵,驚聞梓卿病逝的消息,令人黯然神傷! |
![]() |
|||||||||||||||||
![]() |
我第一次面對同學的離世,是唸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有位唐姓的同學病逝,當年他只有八歲,老師帶著我們一班與他同班的小同學參加他的喪禮。老師沒有對我們輔導,只見旁邊的小朋友,臉上都帶著淚痕。我們跟著靈車,慢慢走往跑馬地天主教墳場,每人放下一朵鮮花,向他最後辭別。在墳場門口有一對聯寫著:「今夕吾軀歸故土,他朝君體也相同。」印象深刻,至今不忘,可是轉瞬間,又過了半世紀! |
|||||||||||||||||
其實生老病死,乃自然定律,有生必有死,誰也不能改變。正如術數家所言:「在劫不在數,在數數難逃。」當大限來臨,怎樣也躲不過。只是有人長壽、有人命短、甚至夭折,有人病死家中、亦有人意外身亡,這些是否都命中註定呢?眾說紛紜,不同的宗教家、哲學家、科學家、玄學家,都各有不同的註解,也不是本文要探討的。曾經看過些術數的書,基本上命是註定的,但運則可改變,而風水更能趨吉避兇。這些,信則有,不信則無。 |
||||||||||||||||||
在1996年,為了慶祝老婆的生日,訂了7月17日的機票從紐約飛往巴黎,班機是TWA800。後來因為不想在機上度過生日,所以改了前一日的班機。各位知否,7/17
的 TW800 在晚上八時起飛後15分鐘,就發生爆炸,全機搭客,無一生還。我們在巴黎酒店的電視,看到這驚人的消息,當場目瞪口呆,抹了一把冷汗。勉強跟老婆說笑:「大難不死,必有後福。」許多時候,一念之差,就會影響一生。如果當時,沒有改機票,現在不能與各位談天說地了。 |
||||||||||||||||||
![]() |
||||||||||||||||||
生死有命,只有安然處之,何懼之有。時運高時,隨遇而安;時運低時,也不必耿耿於懷,冷靜地面對好了。這是我對命運的反應,各位的看法又如何呢?就以李克勤「紅日」的歌詞結束本文吧: |
||||||||||||||||||
命運就算顛沛流離 命運就算曲折離奇 命運就算恐嚇著你做人沒趣味 別流淚心酸更不應捨棄 我願能一生永遠陪伴你 |
||||||||||||||||||
主頁 | 目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