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奧秘
香茂榮
有沒有深入的去想,生命是什麼?
試試從一個細胞開始看....

回想金中的年代,上生物課時,鄺慎枋老師教導我們使用顯微鏡,他的眼睛好像永遠帶著顯微鏡的烙印。當時在顯微鏡下見到,蠕蠕欲動的變形蟲,如拖鞋一般的草履蟲,一方面要描繪出牠們的形象,另一方面驚嘆生命的全部就是個單一的細胞。牠沒有眼耳口鼻和手腳、沒有腦,只有細胞壁、細胞膜和細胞核。可是這些單細胞生物,能夠離開不喜歡的環境,聚集在喜歡的空間,例如空氣流通的旁邊、有物體的周圍、陰極電的左右、或溫度適中的地方,牠們繁殖的方法就是細胞分裂。

從單細胞到數之不盡的生物,其中蘊藏著無數生命的奧秘。無論甚麼生物都是由不同種類的細胞組成,其中一種稱幹細胞 (Stem Cells) 控制著生物的誕生和成長。近來科學家已成功以幹細胞複製(Clone) 出生物。很久之前,衛斯理的科幻小說「後備」,已經用「複製人」做題材,描寫用人體一個細胞,以無性生殖的方法,複製 成另一軀體。所以說文學與哲學往往走在科學的前面,想象力豐富的作家,天馬行空的胡謅,在若干年後,經過科學家埋首研究與實驗,往往將那些幻想變成現實。

最近,複製人引起很大的討論與回響,而臨床研究幹細胞所牽起,在倫理、道德、宗教及法律上不同的爭議,也非常激烈。究竟幹細胞是什麼?其實,幹細胞是未分化的細胞,可以分裂成兩個完全同的、或者有特定功能的細胞。所以幹細胞在胚胎發育到個體成熟的過程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生物器官及組織的細胞更生,與受傷修復等情況下,也責任重大。

我們很難以肉眼見到幹細胞,但以雞蛋為例,蛋黃就是養料,而受精雞蛋的血絲,就是幹細胞。科學家可以從幹細胞中,培養出皮膚、內臟、脊椎、血液、或腦的細胞。發展幹細胞的研究,將有助冶療老人痴呆症等遺傳性疾病。再繼續下去,以等待轉換器官病人的幹細胞,可以培養出整個內臟,這樣就不用等待他人捐贈器官了。最近在一個電視節目中看到,已切除癌細胞病人的再發,是因為體內仍存在癌變的幹細胞,繼續製造癌細胞,所以能夠消除癌變的幹細胞,才是根治癌症的方法。

很久以前在家的一個聚會,與朋友閒談一些遺傳的話題,在談到怎樣證明是親生子女的時候,小兒說:「我一定是 Daddy 的兒子,因為我和 Daddy 一樣,兩隻尾指的第一節都是彎的!」他還高舉雙手給人看,證實他說的話。我們知道細胞核內的染色體 (chromosome)才是遺傳的源頭,能夠染上顏色為名。每種生物都有特定的染色體,染色體通常是兩條成對在一起的。例如青蛙有13對、果蠅有4對、而人類有23對,其中一對決定男女性別,XX是男、XY是女。

每條染色體上有許多不同的基因(Genes),每個基因決定生物體的特性,基因是由許多DNA (Deoxyribonucleic Acid) 分子組合而成的。DNA是細胞核中一種控制生物遺傳的基本物質,父母的遺傳資料就是靠它傳到我們身上的。假如將人體內的DNA散開,其長度足以來回月球8000次。現在有了DNA的檢查,我們就不需要「滴血」驗親了!

原來一個簡簡單單的細胞,已經隱藏著很多很多生命的奧秘!

主頁 |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