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料水幽谷
崇基回顧之一

香茂榮

去年回港時,曾往沙田中大探訪好友。目睹新建築物林立,除小教堂外,完全找不到熟悉的景點,當年的馬料水幽谷,蕩然無存,感到茫然若失。物換星移,人面全非,只好在回憶細胞中尋尋覓覓,四十年前逝去的時光...

當年崇基的校園背山面海,躺在馬料水的幽谷中,建築物有行政樓、圖書館、課室、飯堂、小教堂、醫療處、校長宿舍、教授宿舍,學生宿舍,和運動場。每處距離有足夠的空間,空氣清新,路旁樹影婆娑,黃素馨搖曳生姿,含羞草輕顰淺笑,木玫瑰永不凋謝。在運動場對開,就是馬料水火車站(現在的大學站)。在火車站另一邊,是個小小的海灘,又有一長堤伸延至岸邊碼頭,那裡有小船前往馬鞍山。

在碼頭對開有一浮台,方便愛好游泳的同學。有一年的冬天,同學蕭蔭權每天晨早六時就叫醒我,走往碼頭,游至浮台,再返回碼頭。有一天非常寒冷,我們少不更事,初生之犢不畏虎,略做熱身運動,就跳入水中。當時的水不太冷,但寒風刺骨,白浪滔滔,勉強游到浮台,在回程之際,筋疲力竭,差點溺斃其中。好在兩人命大,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游返碼頭,然後走回宿舍,蓋上棉被,睡了大半天。

沙灘雖然小,除了游泳之外,也可靜坐躺臥,欣賞夕陽與黃昏,十分詩情畫意。當時在那裡,有舢板租用,同學都喜歡月夜泛舟,樂在其中。後來我們八人合資買了一艘殘舊的舢板,合力將它油漆翻新,然後輪流使用。這小艇卒之煥然一新,全身純白,十分可愛。吳開洋還將它改名叫做Phenol。名字寫在小艇顯眼的地方,暗地裡,我稱它做「小白鯨」。

一個仲夏的黃昏,與兩位同學划著「小白鯨」順流而去,談天說地,樂而忘返。暢談之間,原來已到了很遠的「何東樓」,於是急急回航,隨即發覺海中有暗湧,有一股水力阻礙著行舟。我們逆流而上,三人輪流划艇,可是天色已變成漆黑一片,不知離開校園有多遠。一段時間後,感到心急如焚,略帶驚慌,試想想四周漆黑,小舟寸步難行,只有「問蒼茫大海,誰主沉浮?」好在各自安慰對方,憑著堅持和努力,終於重見馬料水灘頭。馬上加一把勁,划回岸邊,才舒一口氣,三人不約而同,互相擊掌狂呼!

有天在海灘漫步時,見到在海上,不知從何處來了成千上萬藍色的水母。水母晶瑩通透,上面有棕色的小點,拖著如絲的透明觸鬚,十分美麗可愛。我們不知牠的觸鬚是否帶有毒素,不敢接觸及捕捉牠們。當天晴空萬里,海水清澈,看著無數水母在載浮載沉,頓然感到心曠神怡,我們久久不捨離去。翌日,再去海灘時,已見不到牠們的影蹤了,仿如流星般一閃即逝,感到有點失落。

從火車站往九龍方向,沿著火車軌而行,不遠處有一小瀑布,從上而下,衝向下面一個淺潭,雖然迷你細小,但別具姿態,是同學喜歡散步而至的地方。小瀑布前是一道橋,旁邊有石級通往拱形的橋底,從暗暗的拱形那裡望向前方,豁然開朗,見到亂石、小灘和大海,遠處是煙嵐雲岫的馬鞍山,仿如一幅潑墨山水畫,令人心凝形釋,頓然舒暢。

我們又喜歡相約數位同學,在傍晚,一起步往崇基對面的雍雅山房飲咖啡。那裡非常幽靜,前臨吐露港,遠眺馬鞍山,無論朗月高照,或者繁星點點,都是暢談共聚的好去處。雍雅原本的店名是法文Yucca de Lac,意思是「湖邊之蘭花」,因為 Yucca 發音與雍雅相近,就有了這樣一個雅緻的中文店名,前身是富商的私人別墅。 1964 年轉手後,內堂改為西式餐廳,戶外茶座維持了原貌,可惜此店已於2005年結業。在這幽雅的地方,曾經留下不少我們面紅耳赤的爭論、獲得關懷的苦訴、及衷心愉快的歡笑聲。

俱往矣!我們的「馬料水幽谷」,只留在回憶中。

主頁 |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