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善美     香茂榮
看到飄浮著皓白的冰塊,頓然感到
心境寧謐舒暢....

潘海紅老師的女兒中有三位以真、善、美為名。在我們的年代,常將「真、善、美」視為最高尚的品德與行為。其實,什麼才是「真善美」呢?

「真」就是誠實坦白、實實在在、沒有虛偽、沒有欺騙、沒有謊言妄語、沒有口不對心。試試回想我們的大半生,小時候天真爛漫,當然接近率性童真,可是越成長就越遠離。尤其在社會工作之後,接觸到複雜的人與事,很多時候亦被捲入辦公室政治的漩渦中,又發覺人不喜歡真心的說話,只會接受好聽的說話。既然真話會破壞人的關係,所以就只有將「真」埋藏在心裡,以較圓滑的手法處世,那個時候才返璞歸真?

我們的認知靠感覺,但感覺很多時會令我們迷惘,無所適從。肉眼見到的東西,親眼目睹不會假吧,同樣的東西在顯微鏡下見到又截然不同,那樣才是真的呢?曹雪芹的「紅樓夢」書中有名句:「假亦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雖然禪味很重,但亦堪我們回味和深思。

又看看「善」是什麼,「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此乃孔孟之說。荀子主張人性本惡,需要通過教育和法律來制約,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春秋戰國的年代,人性善惡已眾說紛紜,但什麼是善惡才是最重要的。

不要說如偷呃拐騙、殺人放火、姦淫擄掠的惡行,就算欺世盜名、自私自利、欺凌弱小等都稱不上是善良的行為。濟弱扶貧、助人解困、替人消災、是行善了吧,但很多時好心會做壞事,又是始料所不及。所以善心不可無,但怎樣行善卻不可以掉以輕心。

至於「美」的看法,是很個人的,每人都有美的定義和標準。「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形容古代四大美人,但燕瘦環肥,所謂各花入各眼,每人心中的美可以截然不同。有人喜歡自然美,亦有人偏愛內在美,甚至缺憾美、病態美。名畫、雕刻、攝影、音樂、電影、或不同的設計,都可以表達美,其實美就在我們的旁邊,在我們的四周!

最近在遊輪上看到阿拉斯加的雪山,倒影在波平如鏡的水面上,清澈而寧靜的水,飄浮著皓白的冰塊,頓然感到心境寧謐舒暢,我覺得很美。

這是我對「真善美」的看法,你們的看法又怎樣呢?

但願我們都能真心真意、行善揚善、賞美創美,享受人生!

後記:我寫這文之前,曾告訴惠珠,想以真善美為文,她馬上回應:「你是不是想寫自珍、倩薇和美慶呢?她們不是最近和你在溫哥華歡聚嗎?」想不到惠珠的「轉數」如此快,佩服!佩服!其實我應該藉此機會,再向她們三位和惠珠,不斷支持我們的網站而致謝!

主頁 |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