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倫多的第二個聖誕節
黃志涵
藉歌聲散發出溫馨、熱鬧、和喜洋洋訊息....

自移民至今,在加拿大已過了十九個聖誕節,當然不可能記起每次過節的情況。不過,第二次聖誕節的情況,卻印象仍深,當年也留下一些文字紀錄,現在重整刊出,可如實地反映當年的心態

那年四月在多倫多市政府找到一份為期一年的合約工作,職位是流行病學家,辦公地點是市政府那座非常有特色的扇形建築物,建築物底層是市政廳和室內廣場。我們的辦公室就在上層,與市長及市議員在同一建築物內。

十二月初建築物內外已充滿聖誕氣氛,聖誕樹和璀璨的燈飾,加上聖詩樂曲,不斷將氣氛加溫,直至到了十二月二十四日,我們雖然仍要上班,但部門經理早兩三天前已發出通告,說市長主持的聖誕頌讚大會,將於十時在底層的市政廳舉行,建議各職員屆時出席,同賀佳節,會後的午餐時間和下午辦公時間就成為非正式的假期,各人可以早點回家與家人過節。

十時前,我趕到底層的市政廳,擠身在數百市民中,靜候大會開始。這聚會的節目,含有濃厚的宗教氣氛,首先是會眾歌誦聖詩和聖誕歌謠,隨著由市政府組織的兒童合唱團、青年合唱團和耆英合唱團輪流演唱,歌聲充滿分享佳節歡樂和溫情的暖意,由老、青、幼市民,藉歌聲散發出溫馨、熱鬧、和喜洋洋訊息。

唱聖誕歌和聖詩,是我一向熟悉的節目,昔日在崇基學院四年裡,每年聖誕都是這樣渡過的,轉瞬二十多年,時地轉移,環顧左右數百會眾中,哪有一個熟悉的臉孔?甚至連黑髮黃膚的,也寥寥可數,我是一個「顯而易見的少數份子」( Visible Minority),我可以分享他們的歌聲、喜樂、和信念嗎?他們會毫無芥蒂地讓我分享嗎?

英格頓市長的講話作出保證,他對會眾說:「各位親愛的市民,聖誕節的一個重大意義,是傳達和表現基督的愛。多倫多是一個多元文化社區,這裡的市民既可保持自己的祖裔文化,又可以積極投入主流社會,我們之間在形貌上有少數份子,但在市政府的事務和決策上,決無多數與少數份子之別。我們共同目標是建設一個更現代化和美好的城市,這裡不容忍任何歧視,不分族裔,就像我們剛才的歌聲一樣,是一把嘹亮動聽的大混聲,再不能、也不需分出你的、我的、或他的。」

市長這番話非常誠懇動聽,這也許是多倫多仍是一個「種族關係不算緊張」的大都市的原因吧,而我們選擇多倫多安身立業,這亦是重要的理由。當年,我剛剛重獲全職工作的機會,聽到市長的保證,信心果然倍增。之後很多年,他仍是一位受人信任的好市長,而他所作有關多元文化社區的保證,大致上都能夠落實在市政府各方面的服務和事務中。

這一剎那間的回顧,已是十八年了。

主頁 |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