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2007歲末回顧 黃志涵 |
||
![]() |
|||
明沅、杰強、和鏡墀分別發表了2007年的「歲末回顧」,使關心他們的親友同學知道他們一年來的生活狀況和感受。雖然很久沒有直接聯繫.卻沒有疏遠陌生之感,是一個既環保又高效率的通訊方法。 剛來加拿大的幾年,我每年都向親友同學寄發「歲末回顧」。未有網站的日子裡,手寫、影印、郵寄是很方便有效的方法。不過,寫了多年後,自覺沒有什麼新意,又不知道收信人會否感到厭煩,所以便擱下來。不過今次卻是再啟動的好機會。 對加拿大的華裔公民和移民來說,2007年是很值得紀念的一年。其一是聯邦保守黨政府,正式就加國1885至1923年所執行的,針對華人的歧視性「人頭稅」政策道歉,並承諾向受害者賠償。當年華人在加國居留,要交昂貴的人頭稅.因此使很多華人無法接家人來加國團聚,這些受害人的家庭聯同「平權會」等華人機構,經過長時間的爭取和協商,終於在2006年六月由加國總理哈柏(Stephen Harper)代表政府在全國電視網絡發表一篇誠摯動人的歷史回顧和向華人道歉的演說,當中的多項承諾,陸續在2007年落實執行。 其二是加國議會於年底通過議案,譴責日本政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強迫亞洲及荷蘭婦女,在軍中充當「慰安婦」的罪行,議案並要求現時的日本政府向慰安婦及其家屬道歉和賠償。 2007年香港回歸中國十週年,不只香港有連串的慶祝,在多倫多也由香港經貿處主辦及協辦多項慶回歸的節目,包括酒會、聚餐、華人音樂會、香港中樂團演奏、和華裔青少年學藝比賽等。我參加了酒會、聽了音樂會、和出任青少年學藝決賽的評判。決賽的華裔青少年包括土生的、和來自香港和中國各省的移民,大家在演講、書法和寫作三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現,他們各依自己的背景以英文、粵語和普通話演講,而書法和寫作則中英文任便。結果是以英語發言和寫作的土生青年佔優勢,新近從中港移民的,雖以中文應戰,還是較為遜色。也許因為他們移民到加後,中文已較荒疏,比不上自出生至今,已熟習英文十多年的學生。於此有一啟示:從中港移民來的青少年,在保持本身的中文優勢時,必須加倍努力增強自己的英文能力,才可以在學業上站穩腳步,取得優勢。 家庭方面,我和美慶在五月時參加了一個由阿拉斯加到溫哥華的郵輪旅程,七天的航程應是很優悠舒適的,可惜同團七十多人,竟有三分一在船上感染了病毒,上吐下瀉兩、三天不等,大家既關心團友的病情,又擔憂自己的健康,使旅遊的樂趣大打折扣。這旅程中,茂榮夫婦、開洋夫婦、倩薇、鎮球和我們都是團友,所以在溫哥華登岸後,約同從紐約趕到的自珍與溫哥華的金中1962校友熱鬧開心地暢敘,當中歡樂和溫馨友情,足以補償郵輪上的病毒折扣。 九月下旬,二兒結婚,得以在多倫多享受了一次家人共敘,因為我的兄長樂洲、詠洲、和其他親友從卡加利、香港、和紐約等地不遠千里而來,分享婚禮和共敘的喜樂。從鏡墀的信中,得知她的兒子也在今年成婚,一家歡樂興奮非常,於此向她夫婦倆致以稍遲了的祝賀! 二兒成家,長子則忙於立業,他獨自成立電腦硬件及軟件設計公司。詳情我並不知道,只理解到他有這方面的經驗,有堅強的創業決心和信心,也有一群具專業學識的助手,所以我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在背後支持他。 明沅總結中說到「老驥伏櫪」。他退休後仍被公司力邀,主持發射人造衛星的尖端科技重任,可見他的才識、經驗、和統籌能力都是無可替代的,這老驥根本就是千里駒,何老之有?我也於年底轉了新職,捨了十多年的老本行,改而從事醫療經濟數據的分析,試圖尋找一些工作上的新鮮感。在退休前,為漫長的工作歷程加添些許與前不同的色彩。 美慶在今年實現了「出版文集」的小小夢想,在幾位好友的鼓勵和全力協助下,她出版了第一本名為「壘雲片片」的散文集。集內多篇文章都曾在「金中62」網站刊登,所以茂榮和惠珠的鼓勵和推動居功至偉,在此深深致謝! 杰強的總結信給我帶來一大驚喜,不只是一封情真意切的信,而且是兩頁精彩的硬筆字書法作品、可惜電傳收到的,字體太小,難以印出來裝裱上架,作為書法觀賞和珍藏,也許以後還有機會吧。 |
|||
主頁 | 目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