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士司機        黃志涵
有無攪錯,我最不想去的地方,
你們偏偏要去....

在澳門觀光的兩天,一共乘搭了四次「的士」,每次都不約而同地聽到「司機大佬」的怨言怒罵。這不單顯示了司機缺乏對待遊客的應有禮貌和友善態度,更反映了澳門社會基層的一股深沉怨氣,如果這怨氣繼續積壓凝聚而得不到紓緩,將會形成普遍的社會不安,當非澳門之福。

首程的士行程是在早上十一時半,從美高梅大酒店去澳門博物館,酒店門前有的士站,也有員工維持秩序,輪候了一會便順利地上了車。司機說已近正午時份,交通很擠塞,要繞道走遠一點路,我們根本不熟路,只好說不介意,於是打開話匣子。他說澳門現在整天堵車,車輛和遊客增加,但道路沒有增加,加上下雨天,路滑視野差,整個市區交通都打了困籠,澳門博物館位於山頂區,只有兩條路可以通往,如非載客,司機多數不願意空車上去兜生意,從博物館回程找的士,恐怕很難了。他抱怨特區政府八年來攪發展、攪建設,但卻沒有改善交通,全不顧的士行業的生計和死活。

第二程的士是在澳門博物館擾攘了大半小時,始終電召不到車,只好冒雨走路下山,在白鴿巢公園附近街道,淋了好一陣雨,才有一輛的士駛越身旁,在二十公尺前停下來等我們上車。

「你們等了很久吧?是不是有很多空車經過而不理睬你們?」司機關心地問。

「先是在澳門博物館電召的士大半個鐘,後來走下來這裡,也等了十多分鐘,空車司機對我們視若無睹。人們都說澳門很難截的士,果真如是,幸好得到你停車載我們。」

「那些的士司機不是看不到你們,他們是揀客和拒載。他們見到傷殘人士便加速駛走。其實他們也有很多難處,現在我們這一行,不是『搵食艱難』,而是『做又死,唔做又死』,外面人說現在市面繁榮,遊客增加,的士司機一定收入增加,共享繁榮。其實情況相反,這兩年新賭場落成,遊客增多,各類汽車也大增,但行車的道路卻沒有相應增加,所以我們走一轉車比往時多花一倍時間,有時一個上午也走不到五轉車,一半時間都花在堵車上,收入比以前減少很多。可是兩年間澳門的物價卻高漲了,一減一加,我們現在連養妻活兒的基本生活費也賺不到,有些行家捱不住,只有轉行。政府部門推諉說,遊客找不到的士是因為車輛不足,其實他們不敢講出實情,澳門的士只有六至七成在街上行走,其餘三成多的空車找不到司機,呆泊在車房裡。政府只顧著和賭業大亨打交道,不斷建設大賭場酒店,其實賺到錢的只是大亨和大官,與我們升斗市民無關,反而令生活水平降低。我現在也只能見日一捱一日,延長每天工作時間,增取在較不堵車時段多行幾轉車,以彌補收入,但也不知道能夠捱到什麼時候。」

「原來你們為澳門表面的繁榮竟然受了這麼多委屈,難怪心情不佳了。」

「不錯,我們很多行家都比以前暴躁,常引起遊客和本地乘客的反感,我不認同某些行家的言行和態度,但能怎麼樣?只能保持自己的原則。我看見老幼傷殘人士等車,必定停車接載,剛才也因為看見這位女士推著步行輔助車,所以設法停車等候你們。」

這位的士司機雖然有很多的怨氣,卻是一個很有專業精神和正義感的人。

可是,第三位的司機卻大不相同了。我們在美高梅酒店上車,說出市中心區一間酒樓的地址,他的第一個反應是:

「有無攪錯,我最不想去的地方,你們偏偏要去。」

「我們是遊客,不識澳門的路,所以才要坐的士。要是堵車阻了時間,咪錶上也加錢的。至於你不想去,我們也幫不到你了。」

他聽到我們語氣強硬,也不敢有更惡劣的態度,只是不斷地抱怨交通擠塞、生活困難、政府官員只會貪污歛財(按:澳門司級官員貪污二十多億元的案件在當天宣判,全澳報紙電台以頭條報導),不關心民生云云。抵達酒樓時,他不將車停在正門,卻在數十公尺外才停車落客,也許算是一種無言的報復吧。

晚飯後在酒樓外又經過一番掙扎才截到一部剛落了客的的士。由於下著雨,手推小車的把手和車輪都濕了。剛上車後,的士司機便惡言相向地說:

「你們的小車濕淋淋的,將我的座椅弄污了,賺你們二、三十元車費都補唔番。」

因為是短程,我們也知道車費不多,而且他車上的座椅的確濕了一片,所以我們還能說什麼呢?只在心中說:「我們以後也不再來!」

主頁 |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