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喜愛的畫 靳杰強 | |||||||||
![]() |
風雪杉松圖
李山 |
||||||||
|
絹本/水墨著色/高29.7厘米 X 寬79.2厘米 美國華盛頓佛瑞爾美術館(Freer Art Gallery)藏 |
|||||||||
當我第一次看見這幅李山作的「風雪杉松圖」便深愛上它。那是一九六九年我初搬來華盛頓巿郊的時候。我不覺在這裡一住便三十多年。在這些年頭,我不知去過佛瑞爾美術館多少次,而每次看到這張畫,我都一再流連欣賞。這是住在美京近郊的特級享受。 這幅畫卷雖小,但具有起承轉合的手卷結構。我們從右邊開卷,首見山崖絕壁,溪水從崖後流出。崖岸有禿樹數株,遠處雪山高聳,是一片寒冬之景。繼續往左展開,則見幾棵松樹生長於前面山崗,樹幹筆直參天,枝幹互相穿插有致,加上松針的濃淡變化,畫家簡潔而有力地描繪出嚴冬肅穆的景色。崗後有竹林自溪邊隱隱出現,向左方愈長愈濃,引人入勝。 再往左延,就是勝境所在的茅舍莊園,繞院修竹茂密,是寒冬裡溫馨的住所。透過松樹、竹籬、竹林、石階、而至屋內坐著的人,是畫的焦點所在,畫家用深遠的手法把它烘托出來,而莊園也安排在手卷的正中央。再向左展開,畫面由荊扉引出的蹊徑,經過數株松樹而帶到河畔。那裡有平沙和被雪低壓的蘆葦。院子後面的雪山也逐漸伸展至河的遠方,淡出畫面,使人回味不巳。 李山的名氣沒有北宋的李成和郭熙那麼響亮,但這幅畫的藝術成就比起他們現存的作品則有過之而無不及。這幅畫用筆雄渾簡樸,用墨精妙入神。且看溪流的用筆,輕快流暢,將流水在石上翻滾而下的情景描繪得淋漓盡致。他的松樹畫法深得郭熙的精髓,而直挺的樹幹則有別於現存郭熙作品中所見,相信是他自己對自然觀察的結果。另外從山坡的長皴和山頂的密點,我們也看到董源、巨然和范寬的影響。這些技法的運用,都證明畫家不拘於一宗一派,而取各家之長,融合自然,而成就了這幅境界崇高,構圖精簡和撼人心弦的不朽之作。 原文轉載自雄獅美術網「百位名家話百畫」單元 http://web2.lionart.com.tw/artistsayart100/?p=11 |
|||||||||
| 李山「風雪杉松圖」近觀 | |||||||||
![]() |
![]() |
||||||||
| 主頁 | 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