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韶關的古剎 黃志涵 | |||||||||||||||
來此頓覺空氣清新,都市壓迫感消失, 身心都爽朗起來.... |
||||||||||||||||
![]() |
||||||||||||||||
離開曲江馬壩古人遺址,車行一小時多便駛進韶關市區。三天的旅遊就以韶關為中心點,兩個晚上也住在市內的商務酒店。 韶關位於廣東省最北的位置,處於廣東、湖南、及江西三省的交界。在西漢時期已見於史冊,因此該市有一千九百多年歷史。至清朝將韶關設為「府」,民國定為「縣」。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將它列為「縣級市」,至 1975 年升格為「地級市」 ,在地政府轄下有三個區、兩個縣級市、四個縣,和一個瑤族自治區。 |
||||||||||||||||
韶關的地理位置使它成為古代漢族遷徙到南蠻地方的重要通道,在它轄下南雄市便有一條由唐朝名相張九齡督工鑿成的「梅關古道」,是人們來往廣東與江西的關隘,現今成為著名古蹟。民初軍閥混戰,韶關成兵家必爭之地。抗日戰爭時,廣東省政府遷到韶關辦公,而中山大學也曾遷校到韶關的曲江區。1939年日軍從廣州引兵北攻韶關,欲打通廣東與江西通道,幸被國軍擊敗於韶關,遏止了日寇的凶焰。 |
![]() |
|||||||||||||||
和其他廣東省的城市相比,韶關市可說「地大人稀」,據2002年計,全市只有二百萬人,密度為每平方公里 174 人。在韶關市區內,建築規劃寬敞、樹木多,並有珠江的北江和湞江流過,所以堪稱一個花園城市。住慣香港、廣州或多倫多大城市的人,來此頓覺空氣清新,都市壓迫感消失,身心都爽朗起來。 韶關市有三大禪宗古剎。最著名的當為南華寺。它始建於南北朝梁武帝天監元年,距今一千五百多年,是禪宗六祖慧能弘揚「南宗禪法」的發源地。當年禪分南北宗,多年後由神秀領導的北宗漸漸衰落,而南宗則不斷發展,取得禪宗的正統地位,也成為中國佛教的主流。如同中國很多著名寺院一般,南華寺也有「成」,也有「滅」。1934年,虛雲老和尚得到六祖托夢,要他重建祖庭,所以獨自來到韶關,經多年募化督建,終於1940年才能完成重建。 |
||||||||||||||||
![]() |
當時的建築面積達 12000 平方米,寺內的六祖殿,供奉六祖的真身像(將屍身防腐,裹以特別的布或麻,再添上多層金漆,身體的面容和大小與生時無異,也許可視為金裝木乃伊),是佛教的教寶。可是,在文化大革命時,南華寺成為破舊立新的主要目標,遭紅衛兵的嚴重破壞,差點連六祖真身像也不保。文革後政府宗教部收拾殘局,將南華寺重修後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重新向遊客開放。 |
|||||||||||||||
在六祖真身像兩旁寫有四句偈語: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此組偈語和六祖初悟道時,獻給五祖的: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在層次上大不相同,可不知前者是否六祖門徒所作。「世間覺」已隱然含有近年在台流行的「人間佛法」的意味。 虛雲老和尚將重建後的南華寺「放下」,移鍚已衰落荒廢的雲門寺,發大願重建。從1943年開始,用了九年時間,終於1952年完成,一時出現眾僧雲集,宗風大振的興盛局面。可惜,辛苦重建的雲門寺,在1951年便遭乳源土共幹搜掠破壞,虛雲遭毒打數天,昏死兩天而復甦,終得以保住雲門寺。不過,逃得一劫,逃不過另一劫,文革時再遭空前浩劫,佛像被毀,經書被焚,僧人被趕出門,大弟子佛源和尚被長期關押勞改,殿堂荒廢。 |
||||||||||||||||
文革後,於1984 年,國務院確認雲門寺為全國重點保護寺院,再請到尚在人間的佛源和尚從北京回來,主持重建。經過多年艱辛努力,才漸找回散失的僧人,也吸引到一班年青僧侶,雲門寺才基本上恢復舊日的規模。十多年前,佛源老和尚發願在雲門寺設立佛學院,得到香港願炯法師的鼎力支持,他用了十一年時間在港籌募經費,到雲門協助規劃,和源商議討論,終於設立了具有現代化圖書館和電腦室的佛學院,希望訓練一批擁有代知識的年青僧人。當雲門佛學院啟用後,願炯便「放下」,回港繼續修行弘法。 |
||||||||||||||||
![]() |
||||||||||||||||
其實虛雲老和尚發心在韶關重修三大古禪寺時,當然也明白盛衰循環之理。佛教高僧募捐巨資,花盡心血和時間去建構宏偉輝煌的寺院和佛像,是否「弘法利眾」所必需的呢?
前日不立,昨日不破,今日仍如前日一般,豈非省卻很多錢財和世俗的煩惱? |
||||||||||||||||
主頁 | 目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