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水月鏡花 香茂榮 | ||||||||||||
如果有一天,你照鏡時,發覺 鏡中人不是你 .... |
|||||||||||||
![]() |
|||||||||||||
水中月、鏡中花,看來都是虛像,不是實物,觸不到、拿不著,但卻實實在在的存在。那麼虛與實、真與假,其中的界線,真的是這樣模糊嗎?在《紅樓夢》第五回中,賈寶玉遊歷太虛幻境,見一幅對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意境甚有禪的味道,試看心經幾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不是不謀而合嗎? 小時候,有一個暑假在鄉村度過。那裡沒有都市的煩囂和塵埃,只有蟋蟀和青蛙的聲音、泥土和青草的氣息,可以觸摸到大自然,與城市截然不同。 |
|||||||||||||
在一個晚上,和女孩子往河邊坐下傾談,當時一彎新月,躺在漆黑的長空上,月的倒影在河水中,非常清晰。我拿起一石子擲向水中的月光,濺起了水花,頃刻,一輪輪由小而大的漣漪,擴散開來,很美。月光的倒影漸漸重現,女孩子白晢的臉龐上,泛起一抹紅霞,嘴角露出甜美的微笑。在剎那間,希望時間就此停頓,但事與願違,我第一次感到什麼是水月鏡花。回憶此事,只想起牛希濟的詞:「新月曲如眉,未有團圓意。紅豆不堪看,滿眼相思淚。」
|
![]() |
||||||||||||
談到水中月,令我想起「蘇小妹三難新郎」的故事。宋朝詞人秦少游,才華過人,他聽說蘇東坡之妹蘇小妹,不但相貌端秀而且工詩善詞,久有愛慕之心。雖然追求成功,但過程之中,惹得小妹生氣,洞房前要新郎解答三道題,否則不准入房。少游很輕易解答了兩道題,小妹出了最後一題,對頭是「閉門推出窗前月」,少游左思右想,不得其對。東坡見已到三更,就在地下取了小磚片,投向庭中花缸的水中,觸動了少游的靈感,對出「投石沖開水底天」。
水中月,雖然虛幻,但仍可引起浪漫的情懷。鏡中花可望而不可即,比「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更加無奈。但鏡中人,又有什麼啟示呢? |
|||||||||||||
![]() |
在每天早上,我們梳洗的時候,總會在鏡中望到自己的面容,你有細心的看看嗎?為什麼那一個是你呢?通常每個人認識自己的容貌,除了在照片中,就是照鏡。如果再翻相簿,你會發覺每幀照片的你都不相同,那個才是真正的你呢? 當我們照鏡時,無論鏡中人怎麼樣,都會肯定那人就是自己,我們腦海中的自己。如果有一天,你照鏡時,發覺鏡中人不是你,你會恐慌嗎?西遊記中有樣法寶,叫做「照妖鏡」,可愛的美少女在鏡中一照,現出一具骷髏,原來是白骨精。美人即白骨,白骨即美人,不同的皮相而已。 |
||||||||||||
在恐怖的電影中,多以猙獰的面貌、血肉模糊的驅體、醜惡的精怪等嚇人。驚慄的經典如臘像院魔王、觸目驚心等,又以聲像的效果引起人的恐懼。但最令人感到心頭發毛的,往往只是一些平常事。假如有一天,你照鏡時,發覺鏡內只有你的背景,你並不存在,你會驚嗎?還是仍然未知要驚呢? 年青時,同學告訴我,如果想見到將來的情人,可以在子夜十二時正,一個人對著鏡子批蘋果,如果整個蘋果的皮都批完而不斷的,你將來的情人就會在鏡子中出現,但切記不要讓蘋果的皮斷掉,因為這樣就會令你將來的情人受傷。你猜猜,我有沒有嘗試? 水月鏡花,對你而言,又有沒有什麼聯想呢?可以告訴我嗎? |
|||||||||||||
主頁 | 目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