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想當年          張朝珊
仰臥在水面,我喜歡那種
載浮載沉的感覺....

偶然有朋友提出:「你居於夏威夷很幸運,面對著那麼多美麗的海灘,必定是常去游泳的吧。」我回答:「我很少去游泳的。」

年輕時,我對於游泳很感興趣。入學前每天都跟著父親上班,整天期待的一刻,便是父親放工的時候帶我去游泳。那時父親會攜著我的手,步行到上環龍記飯店對面的車站,乘坐電車直達堅尼地城總站。我記得下車時,四周總有五、六名小販,手推著有滑輪的攤檔,販賣零食。其中一名小販專售賣酸子薑、酸梅、酸蕎頭和別些浸在醋中的食物。我一看到這些酸的東西,便立刻覺得口水突然增多,那種酸溜溜的感覺,實在不好受。

由堅尼地城步行至金銀業貿易場泳棚,是有一段相當遠的距離,需時二十分鐘吧。父親每行一步,我便必須行兩、三步才能跟得上。父親要停下來替我加油,他說:「快到了,你看不是已行了一大段路程嗎?」

傍晚時泳棚泳客很多,我在父親鋪中早已換了泳衣,急不及待的等父親把救生圈吹滿了氣,便把救生圈圍在腰間,跟著沿木樓梯拾級而下,跳進海水裡,享受那清涼的感受。

當時的我並不懂游泳,只靠救生圈令我能在海中游動。我通常由泳棚一端的木樓梯游至泳棚另一端的樓梯,兩者之間有一粗纜連繫著,如果救生圈洩了氣,我便可抓緊那粗纜。後來我學懂了浮水,仰臥在水面,我喜歡那種載浮載沉的感覺。

有一天向父親提出要學游泳,我想游得不好,可能是我依賴救生圈的幫助太久了,亦有可能是對鹹水產生了戒心,很害怕海水入了口和鼻,所以永遠都只能游得短距離。

金銀業場泳棚並不是游泳的好去處,逐漸發覺有垃圾常由別處飄浮到泳棚的海面。到我入學後,父親便常帶一家大小,在週末到深水灣或淺水灣游泳。這兩海灘比金銀業場泳棚清潔得多,但沙灘的沙粒太粗,而且時常帶有碎石,要提高警覺。

有一天,父親終於帶我去到一最理想的泳灘---石澳。那裡不但環境清靜,而且景色優美,這遠離塵囂的海灘很適合我。

父親租了一個沙灘帳幕作大本營,我們整天浸在海水中,有時游泳,有時互相追逐。想休息時,便在沙灘上用沙堆成城堡模型。休息完了,又跑到淺水處,把自己整個身體浸在幼沙和海水中。我們都曬到皮膚黑黝黝的,有同學還取笑我是來自非洲呢。

夏威夷很多海灘均有湛藍的海水,幼白如粉狀的細沙,和搖曳的椰樹在微風中擺動。雖然本地的旅遊指南提醒遊客,夏威夷的皮膚癌患者頗多,由上午十時至下午四時要避免曬太陽,但有許多遊客見了這樣美麗的環境,便已把警告拋諸腦後了。

我已沒有年輕時那麼熱衷於游泳。我怕夏威夷熾熱的陽光,晒到皮膚赤痛,縱使塗了護膚油,對我敏感的皮膚也幫助不大。年齡會改變一個人的觀感,年輕時我不介意整件泳衣貼在身上,全是沙粒和海水。但現在,卻認為坐在椰樹蔭下,看別人游泳和滑水才是人生一大享受。

我雖然不游泳,但有一件事提醒到夏威夷旅遊的同學,每當海濱有澎湃的浪濤時,游泳要特別小心。有不少外來的泳客在游泳時,會被捲入一股強勁的水流而被牽帶出海,這強勁的水流是由風和浪形成的。海浪碰撞到沙洲和礁石後,把海水堆到岸邊,堆積岸邊的水終於要流回海中去,這些岸邊的水會形成一股強勁的水流,好像一條河流般流回大海中。

避過強勁的水流是很容易的,只要觀察礁石間的水道,水面是沒有大波浪濺起來的,那便是強勁水流回歸大海之處。縱使被捲入水流中,也設勿慌忙失措,拼命的游回海岸,因為這樣和水流抗衡,只會令到泳客筋疲力盡而淹沒海中。泳客能拯救自己的方法便是大聲求救和沿平行海岸線游泳,慢慢地離開水流的區域,那時才向海岸游去。

好運氣的泳客,有時會在人煙稀少的海灘看到僧海豹,牠們是瀕危的海洋生物。我也曾見到一僧海豹和牠的小海豹,在海灘上晒太陽,所有的人都站在遠處拍照,他們好像有了默契,不要打擾這些海洋生物,讓牠們也如人一般,享受夏威夷美麗的大自然。

主頁 |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