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泳                 黃志涵
我腳下一滑,整個身軀筆直地
掉進水裡....

讀完朝珊的精釆作品「游泳想當年」,勾起了我童年以至青年時代學游泳的回憶,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二。

童年住深水埔福華街舊樓。當年還未有政府興建的公眾泳池,最近的泳池地點在四十五分鐘車程外的荔枝角海灘,人們可以自行在海灘下水,也可以到金鐘、南華會等泳棚下水。前者不需付費,自由自在,不過得輪流看守換下來的衣服財物。後者較高檔,需會員資格和購券入場,棚內有更衣室和沖淡水設備。

記憶中第一次學游泳,是六歲時跟舅父到荔枝角泳棚。他只帶我一人去,大概為安全設想吧。還未開始學浮水,他帶我站在深水區一條木柱頂上,就在他剛轉身的一刻,我腳下一滑,整個身軀筆直地掉進水裡,在水中看到四方八面似有太陽照射著,很光亮,所以沒有恐懼,也沒有因吸氣而飲入苦鹹的海水。不一會人便沉到海底,由於仍然閉著氣沒有呼吸,所以雙腳踏到海底時,人便緩緩地上升。

四邊仍是很光、很亮,似乎上到水面,但沒有捉著什麼實在的東西,於是人又再直直地往下沉。我仍然不知驚和閉著氣,平平靜靜地又從水中直立地再升上水面。這時舅父正在木柱搜索,一見細小的人頭升上來,便迅速而又準確地將我抱出水面,帶回泳棚。當腳踏木板時,一向擅泳的舅父才驚魂喘定,他低估了幼童習泳的風險。這次之後,好像很多年都沒有機會切實地找人教泳了。

讀金文泰中學時,維多利亞公園游泳池已經落成啟用,早晚都人頭湧湧,作為初中生的我們,幾次在清晨前去,都被排隊入場的長龍和池裡插針不入的盛況嚇退。所以,從沒有機會由中學的老友教泳。

高中一、二年級時,曾於中午放學之後,跟隨謝康琪、蔡明沅到北角賽西湖遊玩和釣魚。那時賽西湖仍是風景秀麗的自然勝景,湖中有兒童游泳嬉水,看似一個「湖不揚波」的游泳池。曾閃過幾個人來此習泳的念頭,幸好,只得個「想」字,沒有付之行動,因為賽西湖每年都有兒童及成年人遇溺的慘劇,若當年真的「想做就做」勇字當頭,在高危的湖中習泳,也許已成為慘劇的主角。

金中老師教我們「三思而行」,其實已不知不覺地滲入中學時期的價值觀,進而影響我們的行為。結果,在整個中學階段都沒有學識游泳!

主頁 |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