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影相的回憶 香茂榮 | ||||||||||||
通常自己拍生活照叫影相,比較專業的 稱為攝影.... |
|||||||||||||
![]() |
|||||||||||||
我由出生到四歲,正值戰亂,一幀照片也沒有。現存的照片中,最小時候影的是四歲,當時沒有戴眼鏡,眼光呆滯、一臉茫然,不知人間何世。現在經過激光矯視,也不需要戴眼鏡,但塵滿面,鬢如霜,騫然驚覺,時光流逝,多過半世紀。其實我大部份的照片,都戴著伴我大半生的近視鏡。 |
|||||||||||||
第一次自己拿相機拍照,是和金中同學往郊外旅遊。那時相機是奢侈品,我亦沒有多餘的錢購買,只有問師兄伍起祥借。他是我的鄰居,平時一起玩耍,為人慷慨爽快,所以我一開聲,他馬上借了相機給我,而且很熱心的教我如何操作。還記得他的相機像一個四方的箱子,有開關將機頂的活門打開,由上看下,可以見到黑白的視像,用的是 120 菲林,曬出來是四方形的黑白照片。在金網 62刊登的第一張舊照, 6 個女生坐在一起的那幀,就是由這部相機拍出來的。 |
![]() |
||||||||||||
在金中畢業時,我的伯父送了一部相機給我,這是我第一部擁有的相機,它記錄了我在崇基年代的足蹟。間中翻閱相簿,仍見鞍山蒼蒼、吐露洋洋、拱形石橋下的亂石堆、小小的瀑布水潭、足球比賽、運動會、渡海泳、環校賽跑、海上泛舟、熱鬧的飯堂、寧靜的圖書館、莊嚴的小教堂、馬料水火車站,還有點點滴滴的回憶。上月我的伯父在多倫多離世,他送給我的相機仍然收藏在櫃中。
|
|||||||||||||
![]() |
工作後一段時間,有錢花了,就買一部比較專業的攝影機,還配有長短鏡頭和閃光燈,影了很多生活照和幻燈片,結婚有孩子後,又多了攝影的對象。我的妹夫是攝影發燒友,他有自己沖曬菲林的黑房,當時跟他學曬相,剪接和放大,雖然只是黑白照片,還自我陶醉的認為黑白才是藝術,樂趣無窮。後來,參加攝影學會,也學了點專業的知識,亦影些參賽的作品。攝影學會有時安排些女明星作為攝影的模特兒,興趣更濃。當我工作愈來愈忙後,又將攝影的玩意拋到九霄雲外了。 |
||||||||||||
之後,好像反樸歸真,影相只帶可放在褲袋的傻瓜機。內置閃光燈,自動對焦,也不用調校光圈和速度,只需對準目標一按就成。影出來的照片也十分清晰,如果要求有層次,就要用回傳統的相機了。全自動的相機適合匆匆忙忙的人,講真,適合懶人吧。這部傻瓜機也用了一段時間,無論公幹、旅遊、聚會、都將它放在袋裡,要影就影,非常方便。 近年科技突飛猛進,數碼相機面世後,影相更加方便了。影了一幀不滿意,馬上消除再影過,回家後可立刻在電腦下載,更可將照片在編印機編印或者放大。有時在影相店編印硬照,只需留下記憶卡或下載,一小時後,就有相看了。在電腦儲存的照片,又可以電郵給親友,亦可以編入網頁中。現在數碼相機影像度愈來愈高,記憶量愈來愈大,傳統的相機和菲林,已經面臨淘汰了。 |
|||||||||||||
主頁 | 目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