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影相          黃志涵
又要在箱的兩側調校光圈、快門,
真是手忙腳亂....

「通常自己拍生活照叫影相,比較專業的稱為攝影」,這是茂榮近作中的一句。這警句勾起我在大學一年級用「專業攝影機」學「影相」的有趣回憶。

金中畢業後,在英華男校讀了一年英文書院課程的Form 6便考入崇基學院,山明水秀的校園,假日成為很多「攝影人士」的熱門地點。我在此之前當然不會擁有相機,對拍照也沒有什麼興趣,所以沒有半丁兒意圖和想望去借或買一部相機,在幽美的校園拍拍鞍山吐露的勝景。

週末回家,六哥(詠洲是七哥)的老友到訪,光源是一位業餘攝影家,當年已參加香港的沙龍攝影比賽,常常出示他的專業作品。知道我入住馬料水崇基宿舍,便說那是攝影的好地方,為了鼓勵我學「影相」,他說有很多相機,可以長期借一部給我,帶回宿舍邊用邊學。

翌週他果然帶了一部相機來,是一個枕頭方包一般的黑色箱子,六哥說是一部很貴(當時市價約一千多元),也很重(約兩磅重)的專業攝影機,大概不適合毫無經驗的小伙子用。我聞言即時婉言推卻,不過光源君是很熱心爽快的人,他說這部RolleiFlex 2.8是他最不常用的,我可以放心借用,並且即時教我一些入門的簡單步驟,還示範裝了一筒菲林,讓我在他指導下拍了幾張戶外戶內的相片。

帶著相機回校,遵照光源君囑咐在校園拍照。這種雙鏡反光式的相機操作不易,需以皮帶垂直地掛在頸上,眼睛向下望入長箱子裡的鏡片才看到要拍的影像,雙手既要拿穩黑箱子不使移動,又要在箱的兩側調校光圈、快門,真是手忙腳亂。幸好我的狼狽被一位同學看見,這位家學淵源的老鄔為我上了兩課攝影入門,才使我不會望黑箱子而生畏。

既然有老鄔指導,於是開始拍校園活動照片。有一天在光源君所借的一箱鏡頭中,拿了兩個出來,拍攝運動會的龍爭虎鬥,之後回宿舍才發覺忘了拿回換下的鏡頭和黑蓋,一驚之下,飛跑到運動場,幸好在原處找回丟下的鏡頭,趕忙把鏡頭放回箱內,決定此後不再用附加鏡頭,以免粗心遺失或碰裂。

不久,學生會舉辦級際話劇比賽,一連兩晚在學生飯堂舉行。決賽夜帶了相機和閃光燈,約同老鄔等去拍劇照。當最佳女主角的熱門人物出場時,眾多拍友早在飯堂內佔了合適位置,濫竽充數的我,只佔到飯堂外窗邊一角,這時要將相機放在窗台上,才可以拍到台上的女主角,忙亂了好一會,根本不清楚究竟拍了什麼鏡頭,連人物有否拍在鏡頭內也不大肯定。正感失望時,一班拍友又轉移陣地,趕往大教堂樓下,拍攝舞會盛況。我拿了閃燈便走,到教堂後,要拍照時才發覺那「貴重」的黑箱子,根本不在手裡或掛在頸上。

這時,差不多連呼吸也凝住,心臟跳動加速,像要跳出口腔,一千多元的 RolleiFlex ,怎有能力賠得起?幸好趕回飯堂外的窗邊時,那貴重的黑箱子仍然完整無缺。拾回跳了出來的心,回到宿舍,馬上將整套 RolleiFlex 及附件和鏡頭,包裝妥當,翌日,放學坐火車回家,請六哥將相機等物交還光源君和代為致謝。

用專業攝影機學影相,畢竟不是好玩的事。

主頁 |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