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素食談起
陸鈞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坐。

近年,提倡素食者漸增,除宗教理由外,更有為健康與環保著想。少肉多菜固然有益身體,而環保方面,據聞與動物排糞有關,其機制不大了了。"吃素"方面,就本人所知,亦分三類:

一為 "全素" : 嚴守戒律,每餐皆素,蔥蒜不用,對煮食油醬及器具,亦要考究。

二為 "碟邊素" : 碟中葷素皆備者,可只擇其素而食之。

三為時節 (或初一十五) 吃素者 : 閒日葷素不限。

國人每於酬神祭祖時,敬備三牲與齋菜,禮拜完畢,大快朵頤。足見 "以食為天" 之民族性。月前參觀新界屯門『佛緣精舍』,有提示曰【敬請善信以用素食酬神】,並附
『勸素食詩』:



求神拜佛降吉祥, 鮮花水果禮最當。
三牲酒禮開殺戒, 不得造福反禍殃。
六道輪迴君不信, 親戚朋友轉牛羊。
觀音茹素何用酒, 佛祖最忌拜豬羊。
神靈多是仁慈心, 豈有貪腹飽肚腸。
當日所見,拜祭靈位所用者為仿真齋菜,既衛生,又可循環再用,諒是 "現代化管理" 之產品。此詩屬佛教徒口吻,惟該精舍共設釋迦牟尼殿、孔子殿及老子殿,供信眾瞻仰。三教合一,亦以彰顯華人和諧、體諒、包容之美德。至若靈位有價,三路進財,或非始料所及也!

家中次子,常喜烹調自奉,近年改用全素,食品醬料,另納新寵。遇喜慶宴飲,需戚友預作安排。或問之曰,既已向佛,何為素食中仍有雞魚牛之名,是否心中有所掛牽?

曰:『以辨口味』。本人曾以《幼學瓊林》『僧謂魚為水梭花,僧謂雞為穿籬菜』之句就教師友,其一曰念佛者諱言魚雞;其二則云:『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坐。』

心中有佛,吃肉、喝酒無礙修真行道也。嘗與友朋共膳,席上有念佛者,不問葷素,舉箸如儀,解曰:『不因我而殺,是謂不殺』。若明言為其宰鴨屠豬,則絕不沾唇。是則禮佛與持素之間,亦有不同觀點,豈能劃上等號!

主頁 |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