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福建土樓之旅 (四) 完結篇 黃志涵 |
||||||||||||
福建客家族群可以保留的,只是 土樓的硬體建築物.... |
|||||||||||||
![]() |
|||||||||||||
福建之旅行程的第三天,全時間參觀土樓,大概看過十多座由福建旅遊局推薦的不同年代和背景的土樓,它們可說是活化的古蹟,因為每座都仍有很多居民,真真實實地生活在裡面。這不同於中國其他旅遊點的古蹟,例如:蘇杭線上的烏鎮和周莊,裡面的居民早己他遷,只留下商店和假裝仍有居民的樓上單位,給遊客一些假象。 雖然多數土樓的樓下單位都已改成旅遊商戶,但樓上多層都仍有土生土長的鄉民居住,我們在午間參觀時,看見他們煮飯炒菜,一家人圍坐著小檯吃飯,簡儉的飯菜,是他們日常生活的寫照。當我們參觀土樓太子振成樓時,因雨勢很大,大家在祠堂閒坐等候,正感無聊,突然間大家的視線都集中在祠堂偏廳一個坐在地上的老農民身上,原來老人坐在地上修補一張很大的竹蓆,他兩腳穿著顏包不同的襪子,以粗大的竹片補入破爛了的竹蓆,手法熟練。 |
|||||||||||||
愛攝影的團友紛紛圍著老人,從不同的角度取景,彷似大明星入鏡,老農對周圍的人,視若無睹,集中精神,不徐不疾地做自已的工作,那股敬業的精神從滿是皺紋的臉上散發出來,這些土樓居民日常生活的片段,原裝原版,絕無做作。 參觀南靖村裕昌土樓時,看見一個較為僻靜的樓下單位,門窗緊閉,門上有一張用紅紙寫的新年標語:團結春常在。牆上一塊簡樸的木招牌,寫著:「南靖人民法院。土樓人民法庭」,法庭內外渺無人蹟,只見一群母雞帶著小雞在門前啄食玩耍,好一幅「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的太平景象,這也許反映土樓居民仍然生活在較純樸的環境中。 |
|||||||||||||
![]() |
|||||||||||||
不過,這一切可能不久便有重大轉變,因為旅遊事業的發展,已不斷滲入和影響土樓居民的生活習慣和農村文化。很擔心將來福建客家族群可以保留的,只是土樓的硬體建築物,而文俗內涵則已悄然地被取代和消失。其實縱然是外觀,土樓已有被俗化的地方,例如很多座古樸的土樓,都在高層的騎樓掛滿圓圓的大紅燈籠,使土樓和中國各地很多宮殿式的商業建築物相似,俗氣的大紅燈籠竟掩蓋了土樓高、厚、古、樸、拙的特色。
|
|||||||||||||
![]() |
第三天下午,旅遊車平安抵達龍岩市,入住的四星級酒店相當新和有氣派,剛入門,便有一對新郎和新娘在大堂迎賓,原來他們要在酒店大堂而非自己所訂的廳房迎賓,很有「大開中門,遠迎貴賓」的誠意。三天以來,這已是第二次在酒店遇到新婚場合,看來大宴親朋的排場在中國各地已流行起來。這晚我們在酒店的豪華中餐廳享用自助餐,食物豐富,有一些福建菜,例如酒糟炆肉和水瓜烙等,兩人以上還可加選火鍋,大家都吃得滿意,唯一缺點是酒店的人客太多,座位不足,一些我們的團友無法找到幾個舊友同坐的餐桌,失了回首話當年的好機會。 |
||||||||||||
這次旅行的特色,是既可慶祝母校崇基六十週年校慶,又可回首敘舊。一些團友是老早相約,以便有幾天時間同遊敘舊,也有些事前並無聯繫,出發時才驚喜地相逢,其中一對夫婦是我在崇基時社會學系的師兄,畢業後到美國進修留學時,在同一校園得蒙他們不少照顧,師嫂還於工餘義務為我趕打功課,使當時不大識打字的我,勉強趕得著交卷的限期。之後多年,各在不同國家和領域工作,雖有通音訊問好,卻少有見面機會,這次在旅途相聚,總算有時間共話當年,再次向他們致謝。 福建之旅的最後一天行程始於龍岩市,在付費公路上,行車約三小時抵達福建省最大城市廈門,我們沒有機會看到廈門的市容,因為下午到廈門後,便匆匆趕住廈門市中心區往鼓浪嶼的渡海輪碼頭,在這海旁區的高樓大廈,都是很新很整齊的商業樓宇,面對著海灣和小島,景觀美麗而很有氣勢,據說樓價和租值比得上國內其他大城市。我們在鼓浪嶼匆匆環島遊玩了三個多小時,又急忙地趕回市內的南普陀寺素宴餐館,享用福建之旅的最後一個晚餐。 這一席全國聞名的齋宴,果然名不虛傳,每一度菜都精心設計和烹調,擺出來就像一幅幅藝術作品,使人不忍立即吃掉,果真吃下,又驚嘆此味來自什麼食材,竟蘊含著比肉類海鮮還可口的味道。由於趕搭下午九時半的回港班機,所以這色香味俱全的豐盛齋宴,只花了一小時多便散席,團友紛紛拍下精巧菜包的照片,才依依而去。三小時後,各團友在香港機場互頌珍重,依依而別。 《全文完》 |
|||||||||||||
主頁 | 目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