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人在職場(五) 公援消費調查 黃志涵 |
||||||||||||
外勤統計主任對這類工作, 有專業訓練和經驗.... |
|||||||||||||
![]() |
|||||||||||||
外勤統計主任程正光來電兩次要約見,雖然未說出原因,周琪猜度是和社會福利署正在推行的「公援住戶消費模式調查」有關。 「周 Sir, 我在社署統計組做公援消費調查已一個多月,現在真的沒法再忍下去,所以請求調回統計處總部,希望你批准。」程正光直接了當地提出要求。 |
|||||||||||||
「什麼東西使你沒法再忍下去呢?」周琪盡量以平和的語調提問。
「幾星期來我的心情很壞,因為每天所見、所聞的盡是人間悲情慘事。公援住戶除了交出日常購物項目和價格外,還向我傾訴他們的慘況,雖然我已向他們說明只負責收集資料,並無能力幫助改善他們的生活,但他們似乎不放棄任何向政府人員傾訴的機會。每天放工後,我都不停地想著,他們的說話和慘況,差不多連睡覺時也揮之不去,我的精神很受困擾,開工以來已瘦了四磅。我已盡力適應,但沒法再忍,恐怕再做下去,我會精神崩潰。」 |
|||||||||||||
![]() |
|||||||||||||
四個月前,社會福利署為了更新已用了數年的「公援消費物價指數」,指派統計師負責推行「公援住戶消費模式調查」,從後者所得數據,將用作「公援物價指數」中,各項食物和貨品的權數。這調查為期一年,因為人們的消費,受季節影響,不能只用一兩個月的資料代表整年,所以要收集十二個月的消費模式,每月隨機抽選四十個在香港各區的公援住戶。每戶獲派一本「買
食送
和日常物品的日記冊」,將每天所買每一物品的名稱、類別、數量或重量、所付價錢、和單位價格逐一記下。 為進行這調查,社會福利署向統計處借用了三名外勤統計主任,負責每三天一次,到公援住戶家中收集和審核他們填報的日記資料,如發覺某一天的資料有疑點,例如平時只買一元雞蛋,某天卻買了整整十二隻,便即時查詢原因,如真有錯誤,便請求住戶作出修正。外勤統計主任對這類工作,有專業訓練和經驗,每人每月負責收集十三至十四公援住戶的資料,應無困難,可是他們畢竟沒有受過社會學或社工的訓練,當親眼看到他人的悲慘生活,便引發起無盡的惻穩心和同情心,卻不懂得將自己的情緒割離,以至將公援住戶的悲情纏結在自己心意中,難以忍受情緒上的折磨。 |
|||||||||||||
![]() |
周琪一邊慰留程正光,一邊請社署的專業社工約談他手下的三位外勤統計主任,社工將基本工作原則、經驗、和維持本身心態平衡的方法講出來,使三人較為安心,願意繼續試下去。同時周琪又編排時間,每月最少有半天,陪同每位外勤主任探訪公援住戶和收集消費日記,這安排既可體驗外勤主任的困難和挫折,又有鼓舞作用。過了一個月,三人都適應下來,除了間中要向周琪吐苦水和匯報特發的困難外,一年的資料收集工作,結果順利完成。 |
||||||||||||
其實,周琪陪同訪問公援住戶時,自已也受到情緒衝擊,例如有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太太,守寡養育獨子成才,可是兒子結婚後便搬走,使她生活無看著,捱了幾個月才有人介紹她申請公援。初步評審說她不符資格,因為她兒媳都有高收入職業,除非兒媳正式宣稱不養她,簽下俗稱的「衰仔紙」,她才可用單身老人的身份,得到公援金。兒媳拒絕簽字,老太太的申請又再拖延擱置,幾個月後,她真已山窮水盡,兩餐不繼,才得到社署使用酌情權,使她得到援助。我們探訪她請求合作填寫消費日記時,她立即盡訴心中冤情和苦況。我們靜心聆聽和安慰後,她答應合作。 臨走時,她說:「我現在的生活已毫無寄望,每天只在等死,可又死不去。政府肯幫,我便多活幾天,也許可以死得較舒服;不幫,便要餓死,會死得很痛苦。我最不甘的是,為什麼我茹苦含辛養育成才的兒子,可以如此殘忍對我?」 以後很多年,周琪都記得老太太的這番話。公援可以使悽慘的老人餓不死,但那種無望無助的等死悲情,又有誰幫得了呢? 我們的社會到底有多少個不肯簽「衰仔紙」的真正衰仔呢? |
|||||||||||||
主頁 | 目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