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職場 (七)         入屋行劫案

黃志涵
以按件計酬的方法聘請他們
訪問住戶....

周琪在社署任職統計師已超過四年,按照香港政府的慣例,統計師每四年便得調任一次,以便能夠吸收多方面的工作經驗,作為日後晉升的條件。統計處本欲按慣例將周琪調回總部,可是三番兩次都被社署擋駕,由副署長親自向統計處挽留周琪。所以,周琪由剛入統計處計起,過了七年才回到總部上班,高層認為應將他放在社會統計組,使他可以繼續發揮社會科學的專才。

他回總部的第一個職位是「勞動力調查」統計師,由他統籌每半年一次的勞動力調查。這是一個大規模的抽樣統計,樣本包含萬多個港九新界各區的住戶,每半年進行一次,搜集資料集中在一個半月內在多區同期進行,因此需要招募百多名訪問員。

周琪剛接手便改變以住招集政府各文職人員做訪問員的方法,因為這些公務員需向所屬部門請假,以自已的時間參與工作,所以人手有欠連續和穩定性。周琪的新方案是向中大及樹仁的社會系學生招手,以按件計酬的方法聘請他們訪問住戶,由於他們都具有社會調查的學識,所以搜集就業及失業資料,應無困難。

搜集資料工作剛進行了兩星期,這天早上周琪接到中區警局的電話:

「昨晚中區發生入屋行劫案,根據事主口供,可能和你們一位訪問員有關,警方想了解你們的工作流程,和該訪問員的背景。」

「 請你們派人來我寫字樓細談吧。」

當天下午,警方派了一名探目來。周琪早已將有關訪問員的工作紀錄整理妥當,他說:

「我們的訪問員須要遵守一套嚴格的工作程序,他們須將每天的行程和預約電話寫在日誌上,須將已完成的訪問表格,於即日或翌日交給統計處總部的外勤工作組長。組長審核簽收後,訪問表格便即密封。你們所提的馬少華,的確在劫案前一天的中午到過被劫住戶訪問,他已於當日下午將訪問表交回組長。過去兩週他都謹守工作規則,是一個很勤力和循規蹈矩的年青人,我不覺得他有任何可疑之處。」

探目語帶譏諷地說:「周先生不必急急維護手下員工,我們並未將馬少華視為疑犯,只因事主說曾將家中狀況告知一個陌生人,而且財物損失很大,所以需從各方面偵查。其實我們另一組人已去了樹仁學院,向校方查問馬少華的行為品格等情況。」

周琪問:「然則事主認得劫匪的容貌嗎?」

探目解釋說:「他們認得,不似前天的訪問員。事主擔心的是賊人從訪問員身上得到資料,所以向他們埋手。」

「假如真的有其事,訪問員便違反了統計處的保密規則,是很嚴重的事件,我們也要嚴肅處理。如果警方有真憑實據,請盡快通知我們,以便跟進。」周琪特別強調真憑實據四字。

之後幾天,周琪約見馬少華,告訴他警方的懷疑和他現時的處境。馬少華理直氣壯地說:

「我一點也不害怕和擔心,因為,我一向有自已的信念和規範,我絕無做過不法之事,我也很願意和警方合作。樹仁社會學系的師長和同學都信任和支持我。而且鍾校長已約見了我,並指示有任何問題都可找她和校監商量。」

察言辨色,周琪覺得這年青人可以信賴。

又是警局來電:「劫案仍在偵查中,上頭指示我們帶馬少華回警局協助調查,因為他是統計處僱員而你是他的上司,所以現在正式知會你,請勸他好好地和我們合作,以免引起尷尬和不安。明天下午二時,我們來你的辦公室帶他走,請配合!」

周琪知道警方有權這樣做,而且採用很客氣的方法,他只能問:「你們不是拘捕他吧?有什麼新發現証明他涉案呢?」

對方不耐煩地說:「案情不能透露。我們不是拘捕他,只是請他自願地協助調查。」

馬少華在下午一時半便來到周琪的寫字樓,他很平靜地等著,二時正,警目和另一警探也到達。他客氣地請馬協助調查,馬沒有多問便同意了。周琪將探目拉到另一問房間,鄭重地說:「現在我的同事跟你走,希望到警局後,你們不會動手動腳,粗暴地請他合作吧?」

探目很不滿地回應:「周先生一定是看得太多舊式警匪電影了,對警方有誤解和成見,我們都是依正規矩辨事的,絕不會動粗。你的觀念沒有與時並進,應否也反省一下呢?」

周琪知道自己因為太關心馬少華的安全而理屈失言,只好向探目道歉,並且送他們一行三人離開統計處。

下午六時,周琪終於等到馬少華的電話,他說現已回家。在警局有不同的人反覆問他訪問被劫住戶的詳細情況,和他對該住戶的認識,他每次都鎮定地據事實回答,後來單獨在房內等了很久,探目才對他說:「你可以走了,多謝協助。剛才你校的胡鴻烈校監來電查詢你的情況,回去請告他實況,免生誤會。」

過了幾個月,劫案終於被偵破,賊人是從被劫住戶的兒子口中得知,該戶的父母經常留在福建營商,家中只有三個年青子女,而且大櫃中有大量現金,所以籌劃了幾個月才入屋行劫。 周琪對馬少華的信任是正確的!

主頁 |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