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記憶猶新 趙自珍 |
||||||||||||
風在咆哮,躺在床上,無法成眠.... | |||||||||||||
![]() |
|||||||||||||
暴風前夕,出奇的寧靜,格外不安。相信香港的朋友聽到紐約人為區區一場風暴,緊張至此,一定會掩著咀笑,嘿,「打風」而已,這麼大驚小怪。據說這一次比去年的「愛蓮」還要厲害,三股風暴聚集一起,非同小可。才十四個月呢,記憶猶新,那一次,到處找電筒、電池,到處缺貨,超級巿場的礦泉水也給搶購一空。 事後曾經決定買一盞露營用的「大光燈」,以備萬一,可惜過了不久,忘記得一乾二淨,十分後悔。幸而已經買了電筒和足夠的電池,又把瓶瓶罐罐都儲滿了水。想起一位香港移民來的朋友,家中永遠有足夠一個月的食糧,米、麵、油,各式各樣的罐頭。水也不缺,當然有發電機。 「住的地方是一個島,」他說:「總要預防斷絕交通的可能。」常常取笑說有什麼事,乾脆搬到他的避難所開大食會算了。 |
|||||||||||||
住在近海,尤其是下城的朋友去年都因為市長強制疏散,都暫住在中城的朋友家。這一次,市長下令把這一區的水電都關閉。奇怪的是不少人都決定留在家裡,沒有水就沒有水,沒有電就沒有電吧!頗有壯士斷臂的豪情。哎呀,不像去年可以歡聚了,有點可惜。 住在附近的朋友說:「原來我們這大廈有獨立發電機,萬一您家沒有水電,歡迎您來。」希望一切都太誇張,希望明後兩天平安渡過。 |
|||||||||||||
![]() |
|||||||||||||
上一次不眠不休,什麼也不做,就是蹲在電視機前,看不停的突發新聞,是一九九九年七月。本來約了朋友出外,一聽新聞馬上取消,想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那一天是小約翰甘迺迪的小飛機失蹤,從在海上搜索到放棄。電視台連廣告都取消,一直播映他的生平,搜索的現場,太震撼,太突然了,很難不全神貫注。
今天,一樣蹲在電視機前。這次,不是人禍,是天災。這世紀風暴橫掃美東,電視台也取消所有平日節目,取消廣告,從清晨四時許不停報告受影響各地的情況。不同的是,每分鐘都與朋友們以電郵通消息。 「剛失去電力,」住在郊外的朋友說:「還好有洋燭,也有用電池的收音機,黑莓儲滿了電,一時不致與世隔絕。」一讀到這裡,馬上把洋燭電筒拿出來,放在當眼處以防萬一。另外一位住得更遠的朋友在電郵中寫著:「還好,仍然有電,不過鄰居好像沒有了,唉!早晚的事,好在有小型發電機,可以暫時支持。」 離風暴高鋒只有一小時多,從來沒有希望時間過得更快。電視上不停播放重災區,水淹、樹倒、電線被風吹倒,使整區停電。也有在離島、在海旁死也不肯離開的,和在滑浪,在狂風暴雨海上駕駛海上電單車的。「請不要拿救援人員的性命開玩笑,這是非常自私的行為。」市長語重心長。 「最初是燈光又明又滅,停的時間越來越長,然後一下子完全熄滅,原來停電了。」住在郊區的朋友在電郵中寫著。 正在聚精會神看新聞,覺得燈火閃了一閃,馬上有不是好兆的念頭。果然半小時不到,電燈、電視、電腦一一熄滅,啊!這一區也停電了。 |
|||||||||||||
![]() |
收到朋友電郵之後,已經把電筒,洋燭找出來。馬上點起洋燭,走到窗前,並非一片漆黑,不遠處的帝國大廈依舊燈火通明,看看時間,晚上八時多。還好剛剛吃過簡單晚餐,還跟住在下城已經沒有電力的朋友說笑,要他們快點坐計程車來,冰箱裡還有可吃的。 用簡訊與親友通消息,在曼克頓的好像都失去電力,不敢多話,不知道什麼時候電力才恢復,如果電池用完,就更無助了。睡覺吧!告訴自己說,也許一覺醒來,電力已經恢復。 |
||||||||||||
風在咆哮,躺在床上,無法成眠。拿起一本朋友剛送我的推理小說,就著燭光讀完。上一次在燭光下讀小說,已經是多年前的事,高中吧,到同學在鄉間的家過周末,沒有電燈,晚飯後把煤氣燈也熄了,一枝小小的洋燭,幾個人圍著看小說。才知道,有電源是多幸福的一件事。 其他地區不知道怎樣了,找出一個收音機,換上新電池還是亳無反應。唉!美國東岸滿目瘡痍,不敢想象什麼時候才會把電源修理好。想上網找最新消息,還是怕用電太多而放棄了。什麼時候,日常生活才能正常? 從樓梯走下去,希望什麼地方可以買到一個乾電用的收音機。心想,既然有水,有煤氣,還不算太壞,只要聽到新聞報導,一兩天沒有電的日子可以接受。好不容易走到大堂,碰到大廈管理員,「正想去找您呢,」他說。原來他說這停電大約要四五天,大廈情況會越來越壞,水是水箱中的儲備,估計下午會用清,暖氣已經停止,整幢大樓越來越冷,不適合居住,所有的居民在黃昏之前應該疏散。 不懂如何反應,轉身爬回十樓,打了多個電話,一間旅館房都找不到。在曼克頓的朋友,大部份在同一條船上,怪不得政府這許多收容所都人滿。還有電力的時候,電視上訪問穿上名牌套裝的女士在收容所之前排隊登記,原來如此。想起住在西上城的朋友,那一區好像沒有受影響。發了幾個電郵,打了幾個電話都找不到他們,倒是傳短訊來說沒有電的朋友越來越多。 如果不是機場還沒有開放,而且因為停航數天大混亂,早就訂機票一走了之,待恢復正常才回來。紐約雖大,竟有無處容身之感。雨雖然停止,外面不再漆黑一遍,但天晴,還早呢! |
|||||||||||||
主頁 | 目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