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網的盛衰循環

黃志涵
八年雖不算長,但金網已經歷了
一個盛衰循環....

金中 62 網站(金網)八週年,比我們求學金中還長了兩年,這是大家當初所意想不到的吧,香網主 啟動網站時,大概也沒有預測它的壽命,照現時大家的士氣和支持程度來看,我們大有機會為它慶祝十週年生日。

2005 年創立時,八個月時間,共刊登了18位同學所寫的93篇文稿,平均每月刊文11篇,這一年的文章,種類很多,其中以憶古懷舊,描寫金中時代的最多。茂榮和林建所寫的陋室四友,細緻生動地描繪了高中三年級時,幾個美少年奮發讀書的往事。我在金網寫的第一篇,是悼念錫雄的文字,至今不覺八年,仍不減思念。這年的近百篇文章,我覺得惠珠寫的「她,媽的一生」最輕快飄逸,令讀者有清新幽默之感。金網始創之年,可算是一鳴驚人,為各屆金文泰校友所羨慕,是早期盛世。

2006年,同學的寫作慾仍然強勁,年內共有15位作者提供了98 篇文章,平均每月約8篇。這年的新作者有:鎮球、倩薇、美慶、家梧、和鏡墀。他們的加入為金網注入新血,鏡墀的「母親的生辰」,平實地寫出她對家庭的愛護,和維繫兩房人關係的種種努力,是「我手寫我心」的最佳例證。美慶的「金牙籤」寫出一位老教授晚年為病妻籌藥費的坎坷情況,是十分感人的短文。朝珊的「種瓜得瓜」是一篇回歸自然的清新之作,很有現代陶淵明的味道。這一年可算是金網的興盛時期。

2007年是金網的全盛期,全年刊出120篇文章,作者有二十多位,新加入的有世侃,之璋、和黃卓然學長。卓然學長早我們四年畢業,以三篇長文寫出愛校敬師的深切孺子情,令人產生共鳴。之璋憶述高中三組織讀書會,和其後幾年結社維繫畢業同學感情的往事,種種活動、種種傻事,足證少年豪情。茂榮回港,約同學分別探望潘海紅和鄭漢魚老師,他寫了「老師的家」,生動地描繪了兩位老師的家居現況,足見同學尊師之道。

2008年是全盛後減溫的一年,全年只刊了66 篇文章,新作者有陸鈞、翁益群、和康琪。陸鈞仍如高中時代,以文言文寫作,「人生有感」一文言簡意精,其文字功力之深,令我敬佩。杰強「廣西遊」亦是文言文,文內附有七絕詩兩首,其一描寫靖西山水:「混沌江流舟鎖岸,德天水濺射蒼穹」的是佳句。杰強堪當金中詩人而無愧。

2009年也是金網的盛世,這年共刊登了92 篇文章。網主茂榮很勤力,寫了十四篇,其中「看電影話當年」憶述他童年跟家人看戲的懷舊片段,很細緻感人。他的弟弟茂桂也首次投稿於金網,「炮台山下四」憶述當年的小弟弟怎樣跟陋室四友和林建交往。情真意切,是一篇好文章。明沅以「念母親一生」悼念毌親,讀過他這首七言紀事長詩,才知他很有詩才,堪與杰強同儔。這年的文章當以開洋的「天上人間」最感人,喪妻哀情賺人熱淚,自珍、淑貞、朝珊、惠珠等都有誠摰的回應。

2010年 和 2011年 是金網較低迷的兩年,這兩年刊出的文章分別只有69 及 50 篇,大抵是踏入由盛轉衰的週期吧,不過也不能單看數字,2010 年有三篇很值細讀的遊記:倩薇的「南非之旅」、朝珊的「阿拉夢公園之夜」、和惠珠的「廈門金門遊」都是精釆之作,帶我們漫遊於地球的不同角落。

在 2011投稿者較少的一年,自珍發表了多篇遊記和食評,仍然是輕快飄逸的文筆,自成風格,與倩薇所寫「新三峽之旅」互作輝映。林建以高深數理論為基礎,深入淺出地介紹股票投資策略和賭大小的秘技,倒不知有沒有人據以付之實行?我在這年寫了「大時代小故事」和「人在職場」兩系列故事,以自已的親身體驗描寫香港自1950 年代的演變,算是寫傳記文學的嘗試。

踏入2012年,金網似乎由衰復盛。這年刊出的文章增至57篇,有多篇是記述 1962同學共慶畢業半世紀的歡樂文章,令人雀躍的是兩位新作者的加入,淑貞的「學海無涯」將半生經歷娓娓道出,坦率地將多年的心中情和大家分享,讀後感到雖然隔別多年,但驟然卻已很親近。憶明也寫了「老而彌堅」,詳細描繪出在加的休閒退休生活。

文章回增,新作者加入,使金網有中興之勢,希望在2013年大家努力維持金網的活力和發展,讓它昂然邁步九、十、甚至十五週年。

主頁 |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