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春宴談金網 黃志涵 |
||||||||||||||||
這班老人家為何如此興奮忘形? | |||||||||||||||||
![]() |
|||||||||||||||||
【千歲春宴】 班長陳鏡墀吹雞召集,2013年的多倫多金中 62同學春敘,已在三月中旬舉行。我們大概巳有半年未聚,這天參加者相當踴躍,訂了酒樓最大的圓檯,才僅僅坐得下十五人。 這天有郭麗嫦首次參加 62同學的活動,她其實在1980年代中期已移民多倫多,一直在密巿居住和工作,由於工作很忙,而且路途較遠(車程超過一小時),多年來都未有機會出席敘會,今次因已放下工作,又有鎮球和倩薇順道接送,所以欣然和多位五十年未聚面的同學「相認」,她歸隊的興奮熱烈氣氛立即洋溢席間。 兩個多鐘頭的茶敘,給大家相當充裕的談話時間,有小組細談,也有全檯同議的時刻。鏡墀將去年回港參加慶祝畢業五十年活動時,所發生的樂事和真人真事笑話,生動幽默地說出,自然又引起全檯歡笑,雖在熱鬧嘈吵的酒樓,仍惹來鄰桌的注目-- 這班老人家為何如此興奮忘形?當侍者告訴他們,這班長者在慶祝中學畢業五十一週年,而且十五人同坐已構成千歲宴,鄰桌的目光馬上變成欣羨的眼神。 |
|||||||||||||||||
【金網真情話】 大家很自然又談到金網62八週年,經網主茂榮的多番鼓勵,已有五位同學,寫出誠摯感人的「金網真情話」,他(她)們將人生很重要的片段,真誠地道出和大家分享,這當中包括淑貞的「學海無涯」、明沅的「五十年縮影」、世侃的「pilgrimage」、麗卿的 「money」和倩薇的「轉校金中」。 |
![]() |
||||||||||||||||
「學海無涯」將淑貞在溫哥華的半生經歷,娓娓道來,坦率地將多年的心中情,和大家分享,為文流暢、平實、和細緻,讀後感到難然隔別多年,但驟然便覺親近。真的可以把五十年的時空距離拉近很多。 明沅在「五十年縮影」一文,將自已從金中畢業後的學業和事業,縮龍成寸地描畫出來,他在婚姻、事業和家庭都是風平浪靜的幸運兒,令人羨慕。可是當他回想半世紀前的事,他感概地說:「抱憾的是,我當年在社交方面的侷促拘謹,使我失去了和其他同學比較深切認識的機會。希望你們不要以為我是孤芳自賞,我十分珍惜仍能和好朋友保持聯絡。」 我並不覺得明沅侷促拘謹,更不認為他孤芳自賞,由金中畢業以迄今,雖然其間有一段時間各忙於家庭與事業,很少聯絡,但我一直視他為知己,他很樂於幫助朋友,而且幫得很細緻和用心,就以去年大夥兒到華盛頓慶祝畢業半世紀為例,他獨自從加州飛來,特地租了一輛轎車,為的是在聚會的幾天,幫忙接載大隊加東同學,以舒緩杰強夫婦、子莊、和世侃夫婦作東道主的壓力。而且在華盛頓的幾日暢聚,有同學覺得明沅不苟言笑,和拘謹嗎?相信沒有。 |
|||||||||||||||||
![]() |
倩薇在「轉校金中」道出一個澳門小女孩,鼓起勇氣向父母提出獨自「過大海」,到香港升學的大膽要求。她憶述「開明的父母不但止不反對,還大力支持,真令我驚喜不已」。就這樣,她成功轉校香港,於1960年插班金中高一甲下學期。之後兩學年,她在高二乙和高三乙就讀,和我同班兩年。文章清楚顯示倩薇在少年時代,已懂得為自己前途打算,能夠堅強獨立地在新環境(金中)再起步,在香港完成中學和大學教育。正因如此,我們才有緣在這天和她共享千歲宴。
|
||||||||||||||||
對我而言,何麗卿是一位陌生,而且五十年未見過面的同學,但讀完她的「 Money」後,我立刻看到一位堅毅不屈的單親媽媽影像,每天朝七晚十地辛勤工作,別人放假,她還在苦幹,為的是賺到足夠的 money供一對在美國留學的子女,捱盡艱苦,但她並不抱怨,現在她只輕鬆地說:「現在 Money對我不再重要,因我不再需供子女教育和供樓,我只需少少收入已夠輕鬆地過活。」何等豁達、何等灑脫!我為她鼓掌。
世侃和我是金中也是崇基同學,在崇基同系(社會學系)同班,畢業後同月離港赴北美洲讀碩士,留學期間一直有書信來往,三年後當我離美返港時,曾專程到華盛頓探他和穗珠的愛巢,那時他已開始在 YMCA上班工作。可是這許多年來,我從不知道他的童年也曾嘗過住舊唐樓板間房,生活貧困的滋味。他在「Pilgrimage」文中描述媽媽拖著他,步行到中環郵政總局收取英國匯票,作為全家生活費用,這幅母慈子孝的畫面,真的十分感人。 去年五月我們去華盛頓時,世侃一隻腳打著石膏前來相會,他當時說是在倫敦受傷,現在才想起,那就是他每年去倫敦拜祭父母的一次行程。世侃在文章中打開心扉,和我們分享他對父母的深切思念,我一方面敬佩他的孝行,另一方面也期盼有更多同學打開心扉,在金網說說心中話。 |
|||||||||||||||||
主頁 | 目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