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人在職場(十二) 醫務衛生署 黃志涵 |
||||||||||||||||
香港在各項指標都有良好表現.... | |||||||||||||||||
![]() |
|||||||||||||||||
結束了在教育司署的一年替工,周琪被調到醫務衛生署,任職署理高級統計師。上任前已風聞該署對統計組的工作要求很高,不僅高級統計師經常留堂到晚上七、八點,屬下的三十多位員工,也不時要在晚上或週末加班趕工,有些統計員視醫衛署為畏途。統計處的上司指派新任命時,告訴周琪醫衛署的統計組直接向該署一位副署長鴻醫生負責,鴻醫生對統計學有相當認識,要求很高,要小心應付。 上工第一天,便收到鴻醫生一份緊急工作指令,要在三天內填報世界衛生組織(WHO) 發出的國家/地區健康狀況報告,香港雖不是一國家,但卻以世衛會員的身份,和世界各國平起平坐地推行各項公共衛生及社區健康的工作。世衛這份健康狀況報告,要求每年提交一次,很多會員國或因醫衛系統落後、或因通報機制不完備,或因統計人力資源缺乏,往往不能按時提交國家報告。香港是最支持世衛的會員地區,十多年來,都能準時提交完整的地區報告,刊登在世衛的年報中。在這年報中,香港在各項指標都有良好表現,因此在亞洲各國及地區的社區公共健康排名榜中,僅次於日本,與星加坡並列第二名。 鴻醫生將提交 WHO 年報列為重點工作,今次因調替高級統計師,拖延了發出工作指令,所以周琪只得三天去完成一般需時七天的緊急工作。 |
|||||||||||||||||
周琪細讀過去五年的世衛報告,知道報告的項目和格式都沒有多大改變,除了包括社區公共健康的幾大指標外,還包括一系列的人口資料、住戶收入分佈、和香港國民生產總值等經濟數據。 他以三天為期,指派屬下的兩位統計師除了跟緊自己各組的日常工作外,還得接收和處理醫衛署各部門交來統計組的種種查問、諮詢、和合作計劃,每位統計師得於屬下員工中,挑選一位統計主任,放下日常工作,全力協助周琪完成世衛的報告。 |
![]() |
||||||||||||||||
第一天上午用作更新公共健康指標,包括嬰兒夭折率、產婦死亡率、輕磅出生嬰兒比率、人口預期壽命、和粗略死亡率等,在未有電腦互聯網的時代,這些工作需大量使用政府檔案,世衛刊物、和統計處及醫衛署儲存的原始資料。下午則向統計處索取人口資料及經濟數據。 第二天將搜集到的數字審核,並和過往五年的同類數字比較,首先要確認各年數字是根據相同的定義收集,其次要看看今年有沒有不平常的增減,若有,須找出原因,作為註釋。之後將更新和核查資料填入報告中,逐項闡釋和比較增減變化,並在每一統計表加入適當的註釋,這就是初稿。 第三天請兩位統計師各自閱覽和校訂初稿,綜合兩人意見,將報告定稿,並於中午前交給鴻醫生的秘書,整項工作比原定的時限早了半天完成。 這份報告比前加多了闡釋和註釋,數字也準確合時,而且只用了短短兩天半便完成,很得醫衛署高層好評。周琪算是通過了第一關,可以慢慢地在醫衛署站穩腳 |
|||||||||||||||||
主頁 | 目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