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桃李春風 - 五線譜後記 蔡明沅 |
||||||||||
她在南加洲住了好幾十年, 可惜緣慳一面.... |
|||||||||||
![]() |
|||||||||||
幾年前,我寫了一篇短文「五線譜」,懷念初中時的音樂課,並提起我們當時的的音樂老師,梁一詩。這也是我第一次參與我們的網站,當時,好像有幾位同學也對梁老師有點印象,過了一陣子也就淡忘了。 畢竟互聯網是沒有時間及空間之限的,曾幾何時,晴天一聲雷,有一天收到香網主一封電郵,說有一個朋友(非金文泰校友)看見我的文章,而且她也認識梁一詩,並知道她曾經在香港教過音樂,於是把梁老師的電郵地址告訴我。 |
|||||||||||
我收到消息後當然驚喜,也有些忐忑,畢竟是五十多年前的事了,而且梁老師不比其他金中老師,記憶中好像只在金中教一兩年而已,可能她連金文泰是什麼學校也不記得了,也有可能是同名不同人,當然這種只有在互聯網才能獲得的機會,不可失之交臂。
於是我把我的小蒙恬裝置好,就寫了一封投石問路的短電郵,並在結語時表達用英文輸入的痛苦。信是十二月十四日發出的!(翌日是她的生日,附文的照片應是她剛過的生日照)誰知道幾個小時後就收到梁老師的回郵了,而且是用英文,於是大喜過望,開始和她通訊。 |
|||||||||||
![]() |
|||||||||||
之後也曾和她通過一次電話。原來梁老師曾就讀瑪利諾中學,後來去了菲律賓音樂學院,畢業後就返港教音樂,只在香港教了三年就升調為督學。香港教育司當時升職的第一個門檻,就是一紙英聯邦文憑,所以她去了多倫多大學深造音樂,之後輾轉到了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我的博士班母校,離我家大約兩英里)讀音樂及室內設計。
在UCLA時認識了她的未來丈夫,後來就結了婚,然後在 LA 南邊一個城市叫做爾灣 Irvine的城鎮(也是謝康琪家的所在地),組織了她們的小家庭,相夫教子。她熱心公益,並志力於中西文化共識。在一九八六年曾獲得國家級義工獎,更為橙縣首次上榜。 說來她在南加洲也住了好幾十年,可惜緣慳一面。她的丈夫是一名外科醫生,但不幸幾年前去世了。於是她搬回香港,小住了一陣子,就定居廣東三鄉,聽說三鄉和珠海相當近。她說她之所以搬到中國,一方面是香港實在太擁擠不堪,此外也因為她有些朋友也搬到那裡。她說現在健康一切都很好,只是聽覺有些退步。我笑道:『我太太一直說我的聽覺甚差,這回可有得比較了。』結果兩人在電話中對答,完全沒有問題。 她的聲音仍然相當清脆,聽起來相當耳熟。她的英文名字是 Linda Lau。梁老師相當風趣,在電話中笑道:『聽說有人在金中網站 complain 說五線譜太難。』我只得苦笑。她說當時教育司署派她到很多學校教音樂,但她說因為自己個子矮,所以有高大英童的學校她不教(例如KG Five)。記憶中不覺得她矮,大概是穿高跟鞋的關係吧。 前幾週,趙自珍過境,我們在洛杉磯的同學約同敘餐(這次,尹德勝也剛好在加州也出席了)。載她返旅店的途中我問她是否記得梁一詩老師,趙自珍說:『不論是她的服飾、優雅的外觀和她漂亮的耳環,梁老師給她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可見不是我痴人說夢。 我記得我跟梁老師在電話中談話的時候,簡單的介紹自己之後,就說她應該不會記得我,因為我沒有音樂細胞也是比較好靜的。梁老師說,她只記得兩種學生:一種是「好百厭」的,另外一種是「好叻」的。像我這樣在中庸之道,她就不記得了。諸君在梁老師的記憶中是那一個項目呢? |
|||||||||||
主頁 | 目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