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這就是天堂』(一)

黃志涵
政府對人民生活和思想的控制
非常嚴密....

這本書被宣傳為「對北韓最具穿透力的描述」,作者有兩人,其一是從北韓逃亡到南韓的年輕人姜赫,另一是法國記者 P.Grangereau,中譯本由輔仁大學陳怡華執筆。

姜赫以第一身的經歷寫出自已在北韓出生,以至成長後偷渡到中國、東南亞、和南韓首爾的二十餘年實況,當中如實地反映出北韓的黨政、財經、糧食、教育、飢荒、和軍權等少為外人知的內幕。文字簡樸達意,雖無專業小說家的文字技巧和情節安排,仍足以吸引讀者,是一本值得細讀的好書。

『我的名字叫姜赫,1986 年4月20日出生在穩城郡附近的村落。』這是全書的第一章第一句,很簡樸率直,但稍嫌冗長,因為出生的年份己足以反映時代背景,月和日則與全書的情節發展無關,讀者不需、也不會有興趣知道,很多初嘗試寫小說的人,都會有此等小毛病。

北韓是一個奇特的封閉國家,政府對人民生活和思想的控制非常嚴密,台灣政大學者朱立熙認為:『北韓不是個國家,也不是政權,它是個邪教...何以北韓人民與統治者的關係,可以是宗教信徒與教主那樣的虔誠膜拜與權威控制?』

朱教授的疑問由姜赫作出部份解答,原來北韓金氏政權從孩童出生開始,便作出有系統的思想控制和集體洗腦,當中包括全方位、滲透式地培養孩童對金氏父子的崇拜和盲從。

姜赫描述說:『穩城郡像其他地方一樣,到處設置金日成肖像,但以金日成公園裡的肖像最巨大。這是座巨大銅像,描繪穿軍裝的金日成被軍人簇擁的場景。

銅像幾乎有四層樓高,光底座就比成年人還高,迫使參觀者要仰頭直視金的眼睛,我想這一定就是目的所在...雕像的聚光燈很巨大,直徑最少有一公尺,我還記得當電力完全停止供應,滿城連顆亮著的燈泡都找不到,然而這些聚光燈還是一樣白晃晃的。』

『我還小的時候,金日成曾經造訪穩城郡,全城從上到下都打掃過了,還舉辦大遊行以歡迎偉大的領袖。金下榻的旅館變成某種掛上牌匾的小聖地,沒人敢去碰他睡過的床,甚至也不准人進房。金日成就像太陽一樣偉大,凡人怎能相提並論?全國各地因此有幾千個行館成為供人膜拜的小紀念館。』

北韓的孩童從小開始便在生活的每一環節,被灌輸金氏父子,是「完人」、是「偉大的領袖」、是「人民的太陽」、是「南北韓救主」等等,將金日成和金正日神化的觀念,不是潛移默化,而是系統化的集體洗腦。

為了加強效果,孩童還被教導「互相懷疑和舉報他人」是一種美德,是北韓人民的核心價值,因此較具反叛性的孩童,還未作出任何質疑或反抗,便已被同學告發。被朝鮮勞動黨的地方黨委懲罰打壓。殺雞儆猴,發揮巨大的阻嚇作用。一軟一硬夾攻之下,很多北韓孩童真的全心全意崇拜和擁護金氏父子,叫他們做「偉大的領袖金日成爺爺」和「敬愛的領袖金正日」,並且在遊行和集會時激昂地大喊:

『誓死捍衛偉大領袖,不惜做人肉彈藥。』

教徒對教主的膜拜和絕對服從,從小便在北韓孩童的生活中培植出來。

《全文待續》

主頁 |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