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孤蓬萬里(二) 黃志涵 |
||||||||||||||||
我們也許相識,但也不必 相識.... |
|||||||||||||||||
![]() |
|||||||||||||||||
(上文提要:胖張告訴莊士文,以前住在同一房間的女生曾在房內自殺,幸好獲救,現時在精神病院治療,還提議士文去探病以了解真相。) 「有人去過聖嘉蓮醫院探李綺玉嗎?」 「不知道,大概沒有。最近一年她很煩躁和孤獨,一方面,以前和她熟絡的男女生大都畢業離開,另一方面,她又避開中國同學會的各種聚會,在自我隔離的情況下,她差不多已沒有中國朋友了。我在這屋子和她碰面打招呼時,她的反應也越來越呆滯,有時甚至視而不見似的。」胖張說。 「她真可憐!」我禁不住感嘆。 「你有意思去醫院探她嗎?至少可以關懷校友和尋求真相。」胖張這問話很有份量。在肯定自已有勇氣和時間去探病之前,我只能淡淡地說:「看情況再決定吧。」 想不到和胖張一談便兩個多小時。從舊居搬來的衣物、被舖、食具和雜物且不理他,但成箱成篋的書籍,卻非小心侍候不可。讀書期間,尤其寫論文時,每本書或學報都有它的價值,都是參考和抄錄的對象,所以不得不耐心整理,我自己買的書不多,但憑助教身份從圖書館借來,整年不用交還的書卻很多,一個書架很快便擺滿,餘下的一大堆只好放進衣櫃裡。衣櫃原來不是空著的,裡面還有十多本英文心理學課本,和一本《徐志摩全集》。想不到在加拿大小鎮一個俄國業主的房屋裡,竟然找這本中國現代文學的重要作品。 找到這本中文書時,不單驚訝,還產生一種他鄉遇故知的興奮感受,隨手翻閱,那不只是自己最熟悉的文字,其中多篇文章和詩篇還是以往讀過、背誦過、和欣賞過的。 |
|||||||||||||||||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悄悄的來;我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以往我很欣賞徐志摩這幾句詩,自從來加拿大後,對它的領悟更深,相信當我離開加拿大時,也可抱著這種既依戀又灑脫的心情踏上歸途。 一面回味這些秀逸的詩句,一面繼續翻看書冊,從《再別康橋》、《翡冷翠的一夜》、《叫化活該》、到《這是一個懦怯的世界》。就在這詩的同一頁,原來還夾著一封短信,字跡並不清秀,相當混亂和潦草,看得出是女生的字跡: |
![]() |
||||||||||||||||
【朋友:妳有機會看到這信,妳一定是我的同胞了。我們在不同時期住在同一房間。我們也許相識,但也不必相識,我曾住在這裡,渡過一段很不愉快的日子。希望妳不要像我那般不幸,更不要在這裡灰暗地過活。 房間雖然很暖,但很呆滯和沒有生氣;外面很冷,有很厚的雪,但多釆多姿,白瑩瑩的雪上,常反映出斑爛瑰麗的光影。我的生活始終困囿於《這個懦怯的世界》,我要衝、衝破它,撕毀它,要學做一隻黃鸝,飛了,不見了,沒有了,像是...火燄。 未見過面的房友,祝妳好運! 妳想知道我是誰嗎?我是...算了,妳根本無需知道。 YY 1971秋 於瑰府大學 】 我猜想這短信一定是李綺玉留下的。信的文句相當講究,但流露出強烈的自我否定,和矛盾心結。如果這信是寫在她出事之前,則她出事和被傳自殺的原因,大概可從信中找到部份答案。最少可看得出在她朋友中,似乎沒有一個是她十分信任和願意傾訴心聲的。所以她雖然知道在那裡可找到多彩多姿的美好生活,卻仍然將自己困在灰暗無生氣的生活中。她的康復很需要朋友的關懷、支持、和幫助。為她治病的醫生也許亦為此而困擾和煩惱。 「莊士文?你也是中文大學畢業生嗎?」 「是,畢業不久,現時在瑰府大學社會學系。」我小心地回答她的問題。 「真好,我畢竟多了一位校友了。說來我有資格做你的大師姐,來瑰府大概有六年了。」這幾句寒暄使我根本不相信眼前這位就是李綺玉,一個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療的病人。這天我趁下午沒有課,老遠從瑰府趕來探望她。 「這裡的環境真好,景色寧靜美麗,比淺水灣酒店還幽雅得多。」 「是,真的很靜,很美。冬天雪後,這裡的一切好像在棉花堆裡。你看花園的雪,最少有四、五吋,四週都是白白的,軟飄飄的。」 |
|||||||||||||||||
![]() |
「我也很欣賞北地嚴冬的滋味,妳見慣雪,大概不會學我們這些大鄉里,差不多要把自己埋在雪堆中賞雪吧。」我怕多言有失,所以只選擇輕鬆的話題和綺玉交談。 「我很喜歡雪,那天晚上,窗外飄著鵝毛大雪,屋內只有我,灰暗地生活的我。窗外窗內相差太遠,所以我要衝破一切阻障,埋身雪裡,結束灰暗的生活。」她在追憶一個特別的晚上。 |
||||||||||||||||
「改善生活是應該的,慢慢做吧!」我不想在此時此地提起她那晚的事,也許醫生正設法使她忘記過往的不開心經歷。 「改善生活?結果我改到這裡來了!」她情緒激動地說:「我好像做了一個很長很長的惡夢,我竟然自殺!」 為避免她太激動,我設法淡化:「那晚只是一個意外吧?」 「不是意外,是自殺。是真的自殺。」她情緒激動地叫喊。 「過去的不開心事,就不要再提了。」我試圖打斷她的叫喊。 「你不想知道為什麼嗎?你一定想知道的。」她從床褥底,摸出一本精美的記事冊,平靜地說:「這是我多年來的記事冊,你們想知道的一切,在裡面都有跡可尋。我現在交給你看,因為你既是我師弟,而且有緣讀到我夾在書中的短信,還肯老遠地來,探望從未謀面的我。」 「我怎有權看妳的私人記事冊?我倆才是第一次見面。」我覺得有些不合情理。 「我授權。希望你回港後,有機會向香港學生說出我的事,也許對後來的學生有些參考價值。」她很理智,完全不激動地繼續說:「我的遭遇或可贏得一些同情的眼淚,或者一些無情冷酷的嘲諷,我一點也不在乎。」 離開聖加蓮醫院時,我手上多了一本精美的記事冊。 《全文待續》 |
|||||||||||||||||
主頁 | 目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