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準撥款公式
equity funding formulae


黃志涵
最簡單的方法是將一千萬平均
分給37 區。。。。

安省醫療衛生廳轄下有 37 個區health unit,每區的行政經費分由區政府及省政府撥款支持,但若省政府要設立新的服務項目,很多時會撥出全部經費,區政府只需出力,無需出錢。是省與區合作的一個互利模式。

某年,安省政府要為 0-4 歲嬰兒設立新醫䕶服務,撥款一千萬元給 37 區創設服務。省府成立專責小組,研究如何最公平和有效地分配這筆欸項。

最簡單的方法是將一千萬平均分給37 區,每區可獲撥款 27 萬,但這方法忽視了每區人口的巨大差異,對人口多的區很不公平,因為這撥款這額對這些區根本起不到作用。

另一簡單方法是按每區0-4 歲嬰兒的數字分配,嬰兒數字越眾,撥款額越多。這看似公平的方法其實會向大區傾斜,例如多倫多區人口佔全省四成以上,嬰兒數字也如是,若依此法撥款,單是多倫多區便可得撥款約 450 萬。


而嬰兒數字稀少的區如 Timiskaming ( 0-4 歲嬰兒只得 1570 人 )和 Huron ( 0-4 歲嬰兒 3255 人)分別只得撥款 26,000 和 46,000 元,實在難以創設服務。

專責組開多次會後,採納了一個較公平但複雜的撥款公式,就是「平準撥款公式」 。根據造公式,對每區撥款分為三部份:

第一部份是基礎款額,不論每區總人口多少,撥發定額款項一筆,讓區政府開設最基本的 0-4 歲嬰兒醫䕶服務中心,和聘用最起碼的人手。

第二部份是人均撥款,單純按 0-4 歲嬰兒數字撥款。0-4 歲嬰兒多的區獲較多撥款,反之亦然,這是一個正比例計算,簡單易明。大的區在這部份獲較大優勢。


第三部份是平準撥款。採用生死統計、政府人口普查、及加拿大統計局大型住戶調查後所得的資料,以安省數字為基數 (1.0),為每區計出一個平準因數(equity factor) 。

平準因數大於 1.0 的,表示該區的公共健康及社㑹經濟狀況差於安省平均狀況,因此需給予額外資源,俾能追上其他地區,貼近全省平均,若平準因數低於 1.0 ,則表示該區狀況已優於安省平均狀況,所以無需特別照顧,讓這區繼續自由發展便可。

將三部份加起來,便是一區所獲撥款的總額。如果,某區不願接受公式計出來的數額,它可以反對,不過由於撥款總額早定為一千萬,某一區改動了,必然引至其他多區的變動,其他區也會因而反對,如此便引至更多反對和改動,沒完沒了。這是負責撥款者不願看見的局面。所以在撥款事務中,最後還得有一位權力在握的人作最後裁決。

附:祝賀嘉欣重生

從明沅文章看到,嘉欣在她父母及明沅一家的愛護照顧下,終於由香港高明的醫生為她完成骨髓移植的大手術。從相片看到她現在活潑愉快的神情,真令人鼓舞和感動,祝願她以後能健康快樂她成長,開展美麗的人生。也祝她父母和明沅一家,一同見證嘉欣美麗的人生。

黃志涵

主頁 | 目錄